鳥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鳥/とり/bird/鳥綱/Aves
目錄
簡介
- 現今唯二真正的飛行脊椎動物類群。
- 像飛蜥、飛蛇、飛鼠等動物雖有皮翼可以提供升力,但是無法煽動肢體持續提供動力只能短暫滑行一段時間,不被定義為飛行動物。
- 現今動物只有昆蟲、蝙蝠、鳥類才長有翅膀能實現動力飛行,而昆蟲是節肢動物、蝙蝠是哺乳類,故分類上只有長著羽毛的飛行脊椎動物具備鳥類的識別效力。
- 為了實現高超飛行能力、鳥類在演化路線上將身上各種組織器官骨骼魔改的淋漓盡致,令鳥類的生理特徵與其他脊椎動物相對比顯得特別另類。
- 獻祭一對前肢轉化為翅膀振翅而飛,採用獨樹一幟的羽毛翼面提供飛行升力。
- 身體長有羽毛,不少鳥類的羽毛具有驚艷動人的色彩,賞鳥人士的重要看點之一。
- 羽毛亦能透過各種魔改實現那些驚人的生存絕活。
- 大多鳥類具有靈活的脖子、纖細的鳥腿、鳥類也是少數能雙足行走奔跑的脊椎動物
,一萬多種你跟我說少數?[1][2][3] - 鳥類採用鳴管系統發聲與哺乳類的聲帶殊途同歸,能發出各式各樣愉悅的鳥鳴聲
擾人清夢,賞鳥人士的重要看點之一。 - 體內具備中空骨架能減輕飛行呆重,人類設計飛機骨架也遵循相同原理
- 其他器官也為了服務飛行能力特化的非常徹底
- 退化牙齒改用鳥喙進食
- 退化尾巴轉變成羽毛扇尾提供升力
鴨:看看我突破天際的螺旋屌已經長這麼大了
- 要說鳥類真正制霸天空的絕活:當屬只有鳥類和鱷魚等主龍後裔才會的一種稱為【氣囊呼吸】的超高效呼吸法。
- 在飛行能力上,鳥類藉著上述優勢在靈活度、速度、飛行高度、耐力等方面也是全方位的處於領先狀態。
- 不過對比起身形↔飛行能力的比值,昆蟲才是其中的佼佼者。
- 畢竟鳥終究是退化了前肢,但昆蟲保有肢體的同時連翅膀都有兩對,再加上飛行時只需要一對因此還有一對翅膀能放飛自我般地進行改造,但受限於原口動物的神經系統與傳導速度、呼吸構造與自身外骨骼重量等因素,因此身形大小始終有限,終究無法與鳥類與蝙蝠抗衡
淪為兩者的食物蜘蛛表示:UCCU。
起源與歷史
中生代
- 關於鳥與恐龍的詳細演化關係請直接參考恐龍
- 唯一留存下來的恐龍演化支,由於型態差異過大讓人很難聯想牠們的祖先是中生代霸主的親戚。
- 早在侏羅紀就已經出現最早的鳥類,在白堊紀分化為反鳥類與今鳥類、由於今鳥類學會挖洞穴居因此避免了反鳥類那樣的全滅命運存活至今。
新生代
- 即使是在蜥形綱王朝倒塌的新生代,在古新世時期,哺乳動物尚未演化出食肉目貓科犬科等傳統食肉動物之前、陸棲大型鳥仍一直在各大陸稱霸了好一段時間。
- 而在當時較為封閉的南美洲更是因為當時南美獸們實在不夠力,導致當地在新生代反而上演起偽鱷類主龍西貝鱷類與鳥趾類主龍駭鳥類的龍族內戰。
- 然而,退化尾部與牙齒的代價自然也相當嚴重,雖然駭鳥類在南北美生物大遷徙時成功北上至北美大地,卻在300萬年前遭遇已經演化出貓科刃齒虎與犬科恐狼的挑戰,最後在冰河期的補刀下,駭鳥類宣告滅絕。
- 如今鳥類雖然失去大地,然而天空的鷹形目、隼形目與鴞型目的掠食者們至今仍是位居天空生態食物鏈的頂層,在一些缺乏大型貓、犬科的生態環境中也是頂層霸主
,當然要先排除某個利用各式工具無孔不入的靈長類與搭上其便車的勞亞獸。昔日的恐龍:我統治大地與蒼穹
今日的恐龍:呱
養鳥人士與養殖場:我們正在大規模培育恐龍- 以下盤點在曾在新生代出現的滅絕古代巨鳥類
- 桑氏偽齒鳥
- 鳥類紀錄上翼展幅度最大的鳥[6]
- 阿根廷巨鷹
- 哈斯特鷹
- 當地原住民傳說其甚至會獵捕人類
- 加斯頓鳥
- 駭鳥類
- 今日學者透過研究蛇鷲與其近親叫鶴,重建了他們可能的生活方式與捕獵手段:先來個飛踢踹倒獵物,再用巨喙夾起獵物往地上重摔,最後用腳爪分割血肉來覓食。
- 恐鳥
- 大企鵝
- 桑氏偽齒鳥
文明時代
- 人類於約8千年前就已馴化家雞的祖先原雞
- 早先的雞並不具備現代商業肉雞隨便吃隨便長的特性,蛋的產量也只是在幾顆間來來回回,但比起其他鳥類終究是容易養殖且肉質肉量與蛋都還算高產的物種,所以長久以來都被人類大量培育。
- 近代隨著人類發現甲狀素亢奮的突變雞種並人工選育,現代的商業雞主流為兩大類:產蛋或是產肉為主,以工業化生產線流程極大程度供應現代肉、蛋食,成為餐桌上的主流美食。
- 類似的還有鴨、雁(被馴化的稱鵝),只是養殖規模遠遜於雞。
所以人類正在大量培育基因改造的恐龍中,電影侏儸紀公園系列並不全是虛構的
- 除了食物層面的原因外,另一種被人類成功大規模馴化的是原鴿。
- 人類發現部分鳥類有著歸巢習性,不論將鳥帶去何處,放飛後總是能回到原巢中。
- 其中原鴿則被人類成功馴養,在無線通信發明前都是人類遠距離快速通信的主要手段,所以被大量養殖。
- 既然養了就順便吃了,人類馴養鴿子後當作盤中飧的歷史也相當悠久。
- 近代無線通信發明後雖然不再使用鴿子當作常規通信使用,不過也利用歸巢習性發展出賽鴿競技運動。
- 加上鴿子習性算是溫馴,因此當作寵物鳥飼養的也大有人在。
- 但由於鴿子已經高度適應人類社會,所以野生鴿子依然會群聚在人類生活環境中。
- 其他種鳥類雖然有不少都被成功馴服,但缺乏類似雞、鴨、鵝、鴿子的重要馴養因素,因此除了少數有其他用途外大多數都是為了當作寵物而被人工繁殖。
- 甚至不少寵物鳥因為人工培育成本高又或是無法人工培育,造成野外濫捕而瀕臨絕種。
分類
舊分類
- 動物界
- 脊椎動物門
- 鳥綱
- 古顎下綱
- 今顎下綱
新分類
- 動物界
- 後口動物總門
- 脊索動物門
- 脊椎動物亞門
- 硬骨魚高綱
- 四足總綱
- 演化支:羊膜動物類
- 蜥形綱
- 雙孔亞綱
- 演化支:蜥類/龍形類
- 主龍形下綱
- 演化支:主龍形類
- 演化支:主龍類
- 演化支:鳥跖類
- 演化支:恐龍形類
- 恐龍總目
- 演化支:獸腳亞目
- 演化支:手盜龍類
- 演化支:近鳥類
- 演化支:鳥翼類
- 今鳥下綱/鳥綱/現代鳥類
- 古顎下綱
- 雞雁小綱
- 新鳥類
內部分類
- 古顎下綱
- 鴕鳥目
- 美洲鴕鳥目
- 鶴鴕目
- 無翼鳥目
- 䳍形目
- 雞雁小綱
- 雞形目
- 雁形目
- 新鳥類
- 夜鳥類
- 夜鷹目
- 雨燕目
- 鴿鴇類
- 鴇形總目
- 蕉鵑目
- 鴇形目
- 鵑形目
- 鴿形總目
- 鴿形目
- 沙雞目
- 擬鶉目
- 鴇形總目
- 鶴形目
- 水濱鳥類
- 鴴形目
- 奇蹟鳥類
- 紅鶴目
- 鸊鷉目
- 鷺形類
- 日鳽總目
- 日鳽目
- 鸏形目
- 水鳥類
- 潛鳥目
- 南極鳥類
- 企鵝目
- 鸌形目
- 鸛形目
- 鵜形目
- 鰹鳥目
- 日鳽總目
- 望外鳥類
- 麝雉目
- 陸鳥類
- 非洲禽類
- 鷹形總目
- 美洲鷲目
- 鷹形目
- 鴞形目
- 佛法僧總目
- 鼠鳥目
- 穴鳥類
- 鵑鴗目
- 真穴鳥類
- 咬鵑目
- 鴷翠鳥類
- 犀鳥目
- 佛法僧目
- 鴷形目
- 鷹形總目
- 南鳥類
- 叫鶴目
- 真隼形類
- 隼形目
- 鸚雀總目
- 鸚形目
- 雀形目
- 非洲禽類
- 夜鳥類
列表
- 知名鳥類列表
名稱 | 目 | 科 | 屬 | 棲息地 | 特徵 | 備註 | 圖片 |
---|---|---|---|---|---|---|---|
非洲鴕鳥 | 鴕鳥目 | 鴕鳥科 | 鴕鳥屬 | 非洲 | 屬於翅膀退化不可飛行的鳥類,但卻是現存物種中體型最大的鳥類 | 同時是現存物種中體型最大的雙足直立步行動物,非洲鴕鳥蛋也是現存物種中最大的蛋 | ![]() |
美洲鴕鳥 | 美洲鴕鳥目 | 美洲鴕鳥科 | 美洲鴕鳥屬 | 南美洲 | 又稱鶆䴈,形似鴕鳥,美洲體型最大的鳥類 | 達爾文發現了同屬的美洲小鴕是不同的物種,因此美洲小鴕又稱達爾文鶆䴈 | ![]() |
鴯鶓 | 鶴鴕目 | 鴯鶓科 | 鴯鶓屬 | 澳洲 | 世界上體型第二大的鳥,出現在澳洲的國徽上 | 雜食性的鴯鶓會破壞農田,導致澳洲政府發起著名的鴯鶓戰爭 |
![]() |
食火雞 | 鶴鴕科 | 鶴鴕屬 | 澳洲、新幾內亞 | 又稱鶴鴕,有著頭冠和藍色頭頸的顯眼外型,世界上體型第三大的鳥 生態和鴯鶓及鴕鳥差異較大,喜歡獨居且生活在雨林中 |
雖然不會捕捉大型動物,但是領域性極強,會攻擊侵入領地的人類,其腳爪銳利腳力強大,甚至有踹凹車門的紀錄。另外也會以低頭奔跑的姿態來用堅硬頭冠掃除障礙。 | ![]() | |
奇異鳥 | 無翼鳥目 | 無翼鳥科 | 無翼屬 | 紐西蘭 | 翅膀退化而無法飛行,在夜間用嗅覺和長嘴獵捕食物,蛋大得幾乎佔雌鳥身體的一半~3分之1 | 紐西蘭的國鳥, 和已滅絕的隆鳥目(象鳥)關係接近 |
![]() |
雞 | 雞形目 | 雉科 | 原雞屬 | 東南亞[8] | 原雞中被人類馴化後而成的亞種,最初被馴化成為家禽的目的是提供廉價優質的動物蛋白質食品,目前是家畜及家禽中數量最多,分布也最廣的。 據統計,雞的總數於2011年超過190億隻,高於世界上其他鳥類的總和。 |
除了作為人類的食物外,也與人類文化密切相關,還是法國的國鳥。 另外要注意的是其實他們的性格都相當兇狠好鬥,而且因為屬於較為古老的雞雁小綱,因此一些研究恐龍的實驗會拿他們來當樣本比對。 |
![]() |
藍腹鷴 | 鷳屬 | 台灣 | 台灣特有種之一,棲息在海拔2000公尺以下中低海拔的闊葉林或混生林中,築巢在地面上,行動謹慎,常常悄然無聲地活動,故不易見到。 雄鳥以藍色色調為主,也是鳥種名稱的由來,雌鳥則是以黃褐色色調為主。 |
由於常活動於中低海拔且雄性藍色羽毛頗有裝飾價值,因此棲息地破壞與濫捕的情況嚴重,雖不至瀕危但數量在急速減少中。 | |||
台灣帝雉 | 長尾雉屬 | 台灣特有種之一,僅見於台灣的中央山脈與雪山山脈,分布於海拔1600公尺至3300公尺的原始針葉林、草原混生地帶。 雄鳥以紫藍色金屬光輝之純黑羽毛為主,雌鳥則是以橄欖色羽毛為主。 |
目前新台幣一千元鈔票背面就印有台灣帝雉的圖案。 |
||||
綠頭鴨 | 雁形目 | 雁鴨科 | 鴨屬 | 歐亞大陸[8] | 雄性頭部有著綠色的羽毛故而得名。 馴化後的亞種家鴨也是著名的家禽,毛色則根據人工交配後而有不同且多樣的顏色,但是野生的綠頭鴨反因棲息地破壞與濫捕而數量大幅減少。 |
雁形目外觀都有顯著的頸部,且絕大多數都是水棲與候鳥習性。 由於是水棲習性的鳥類,所以在飼養上需要有水的環境造成養殖成本較高。 |
![]() |
鵝 | 雁屬 | 也是著名的馴化種,歐洲主流的鵝屬於被馴化的灰雁,亞洲則是被馴化的鴻雁。 灰雁的原生地在歐亞大陸的西風帶區域,鴻雁則是東亞區域。 |
|||||
天鵝 | 天鵝屬 | 非洲、南極以外的其他大陸亞熱帶與溫帶區 | 天鵝屬是雁形目中體型最大的群體,主要的毛色為黑白兩色。 | ![]() | |||
南亞夜鷹 | 夜鷹目 | 夜鷹科 | 夜鷹屬 | 亞洲南部、東南部 | 不築巢而直接在地面休息、育雛,常被人誤認為傷鳥 | 都市的水泥屋頂成了夜鷹的棲地,繁殖季時會在夜晚發出高亢的求偶聲,有些人認為是製造噪音的害獸 | |
蛙嘴鴟 | 蛙嘴鴟科 | -- | 澳洲、東南亞 | 有極強的偽裝能力,在樹枝上休息時看起來就像樹的一部份 | 有著鮮豔的虹膜和不成比例的大嘴,與平時偽裝的模樣有很大的反差 | ||
蜂鳥 | 雨燕目 | 蜂鳥科 | -- | 美洲 | 體型微小的鳥類,像昆蟲一樣前後揮動翅膀,也能在空中定點停留 | 高速揮動翅膀代表高代謝率,數個小時不進食就可能餓死,睡眠時則會像冬眠一樣的蟄伏 | |
吸蜜蜂鳥 | 吸蜜蜂鳥屬 | 古巴 | 約重1.8公克及長5公分,是體型最小的鳥類、恆溫動物與恐龍演化支 | 飛行時每秒拍動雙翼達80次,連肉眼也不能追上其速度 | |||
白喉針尾雨燕 | 雨燕科 | 針尾雨燕屬 | 西太平洋地區 | 現存物種中水平飛行速度最快的鳥類,可達170km/hr的速度,俯衝速度亦可達300km/hr左右 | 為候鳥習性的鳥類,繁殖地主要集中在西北太平洋地區,北半球入秋後會飛到南半球區域 | ||
金絲燕 | 金絲燕屬 | 東南亞、南亞與大洋洲 | 其下包含近20種金絲燕。 部分金絲燕能用回聲定位法在黑暗中探路,與哺乳類的蝙蝠類似。聲音頻率為1500-5500赫,在人耳能聽見的範圍內,聽見的聲音為「卡嗒聲」。每秒發音6次。 |
多數金絲燕在築巢時會分泌唾液將築巢材料結固,這種唾液凝結物就是東亞名貴的食材燕窩。 | |||
野鴿 | 鴿形目 | 鳩鴿科 | 鴿屬 | 中亞、南亞、北非與地中海[8] | 作為和平的象徵與魔術戲法的演員而廣為人知。另外其實飛行技巧很高超,可以靈活迴避掉猛禽的掠襲。 另一個特點是有著歸巢習性,經過長途跋涉還是能回到原巢的能力。 |
歸巢的習性在經過馴化後作為傳遞書信用,所以也稱為信鴿,同樣也利用此習性發展出稱為賽鴿的競技比賽。 因為高度適應人類社會,世界各地都有以大量群體居住而聞名的廣場,但也帶來了糞便難以清理的問題。在美國被戲稱為有翼的老鼠。 |
![]() |
珠頸斑鳩 | 副斑鳩屬 | 南亞、東南亞及中國南方 | 常見的斑鳩,頭部為深藍色,背部與翅膀灰褐色,胸腹紅褐色,頸後有黑白斑點,閩南語諧音班甲 |
||||
北極燕鷗 | 鴴形目 | 鷗科 | 燕鷗屬 | 南北極 | 現存物種中遷徙路徑最長的動物,主棲息地位於南北兩極,每次遷徙平均會跨越38,000公里的距離 | 為候鳥習性的鳥類,每年皆要往返南北極兩地,一生中總遷徙距離約760,000公里,等同來回地球與月球一次 | |
彩鷸 | 彩鷸科 | 彩鷸屬 | 東南亞、南亞、非洲 | 一妻多夫制,雌鳥下蛋後就會找其他雄鳥交配,孵蛋和育雛的工作由雄鳥負責 | 少數雌性外觀較雄性華麗的鳥類 | ||
企鵝 | 企鵝目 | 企鵝科 | -- | 南半球 | 企鵝目的統稱,其下僅企鵝科一科 不會飛而能游泳的鳥,翅膀變成鰭狀 大多數種類生活在寒帶[10],因此皮下有脂肪層 |
企鵝科的成員也許因為體態使然,會將人類當作是同類,不只會主動接近甚至還可以發展出異種戀情,在日本還發生過母企鵝群為了爭奪男性飼育員的矚目而大打出手以及雄性與立牌產生感情的紀錄。 | |
皇帝企鵝 | 王企鵝屬 | 南極 | 現存體型最大的企鵝,會在冬季時移動到更加寒冷的內陸繁殖,並且由雄企鵝孵蛋 | 為了孵蛋必須挨餓,直到雌性捕獵回來。為目前唯一一種在南極內陸進行繁衍的動物,而且不同族群還有各自的繁殖區。 | |||
漂泊信天翁 | 鸌形目 | 信天翁科 | 信天翁屬 | 南極海 | 現存物種中翼展幅度最大的鳥類,翼展幅度可達3.7公尺 | 信天翁科的鳥類翼展幅度都很高且身形並不大,所以光是張開翅膀不振動利用上升氣流就能保持非常長久的飛行 | |
黑冠麻鷺 | 鵜形目 | 鷺科 | 麻鷺屬 | 亞洲東部、南部 | 在台灣常見於校園或公園的草地上,會將嘴插入土中獵捕蚯蚓 因為有保護色的緣故,在人靠近時不會逃跑,而被稱為「大笨鳥」 |
顯眼的體型使牠常見於各個討論板,因此又稱為「板鳥」、「月經鳥」的稱號 | |
鯨頭鸛 | 鯨頭鸛科 | 鯨頭鸛屬 | 非洲中部 | 一種大型鳥類,是鯨頭鸛科和鯨頭鸛屬唯一的一個物種。種名「rex」在拉丁文中意為「帝王」,來自它強大的喙。 | 因為正面非常有氣勢而在網路上成為迷因,但本身為了不驚動獵物,連人類靠近也會不動如山。其咬合力不只能咬穿鱷魚皮,胃酸甚至連龜殼都能直接溶解。
曾經被認為是猛禽,但本身個性還算溫馴,不過繁殖時只會餵養第一個出生的個體導致繁殖力一直有限。[11] |
||
埃及聖䴉 | 䴉科 | 白䴉屬 | 非洲、兩河流域 | 在台灣是知名的入侵種,據說是從六福村逃脫而來 | 在美國和歐洲也是入侵種,但是在埃及境內滅絕 | ||
黑面琵鷺 | 琵鷺屬 | 亞洲東岸 | 沿著亞洲東岸遷移的候鳥,每年10月到隔年3月可以在台灣看到 | 在台灣也可以看到同屬的白琵鷺 | |||
麝雉 | 麝雉目 | 麝雉科 | 麝雉屬 | 南美洲 | 消化道有類似反芻動物瘤胃的構造,散發著發酵的氣味 | 幼鳥能夠用翅膀上的爪子爬行,爪子在成長後會退化 | |
白頭鷲 | 鷹形目 | 鷹科 | 海雕屬 | 北美洲 | 美國的國鳥,出現在各種相關的象徵中。 | 但一般影視作品中的尖嘯聲其實是紅尾鷲的,大部分鷹科很少如此尖嘯。 | |
貓頭鷹 | 鴞形目 | 南極以外的世界各地 | 鴞形目鳥類的通稱,其下有鴟鴞、草鴞兩科。 最大的特徵是雙眼跟靈長類一樣幾乎在同一平面上,所以有著良好的立體視覺,以及頸脖關節的特殊轉動角度。 鴞形目絕大多數是夜行性動物。 |
貓頭鷹在希臘羅馬時期西方文化中是好的象徵,但在東亞文化與中世紀歐洲中反而是不祥的象徵。 | |||
白臉角鴞 | 鴟鴞科 | 白臉鴞屬 | 非洲 | 一種小型貓頭鷹,雌鳥比雄鳥體型稍大。全身體羽棕灰,遍布細長縱紋。白色面盤邊緣黑色。虹膜深黃或橘紅。 | 因為在日本某個綜藝節目中展現了其特殊的防禦機制-膨脹自己羽毛威嚇與收縮自己羽毛來偽裝而著稱。 | ||
鵰鴞 | 雕鴞屬 | 歐亞大陸[12] | 大型貓頭鷹,有着耳羽 | 亞種至少有41種 | |||
雪鴞 | 近北極區域 | 大型貓頭鷹,全身雪白,虹膜黃色。 鴞形目中少數晝行性物種。 |
因為在小說哈利波特當中作為主角的寵物而廣為人知。 | ||||
烏林鴞 | 林鴞屬 | 北美、北歐、北亞 | 大型貓頭鷹,頭部又大又圓且沒耳羽,全身都有棕及灰色的淡色斑紋,虹膜深黃色。 | 擁有最大面盤的貓頭鷹,聽力良好(收音能力達4倍,長尾林鴞則為2倍),擅長於雪林獵殺積雪下的小動物,捕獵時會用自己的體型與速度在雪地撞出一個深坑,並且留下極具辨識性的痕跡。 | |||
倉鴞 | 草鴞科 | 草鴞屬 | 歐洲、西亞、非洲 | 中型貓頭鷹,面盤與腹部白色,背部棕色 又稱猴面鴞 |
分佈極廣 |
![]() | |
普通翠鳥 | 佛法僧目 | 翠鳥科 | 翠鳥屬 | 歐亞大陸與東南亞 | 翠鳥科中分布最廣也最常見的種類,有著衝入水中捕捉食物的習性 | 高緯度地區的翠鳥科會因為湖面結冰而遷移,偶爾會有凍死在冰塊內的翠鳥 | ![]() |
笑翠鳥 | 笑翠鳥屬 | 澳洲、新幾內亞 | 叫聲像人在狂笑一樣吵雜 | 翠鳥科中少數不居住在水邊的種類,對都市的適應力也比較強 | ![]() | ||
游隼 | 隼形目 | 隼科 | 隼屬 | 世界各地 | 現存物種中俯衝速度最快的鳥類,觀測紀錄中曾出現389km/hr的速度[13],不過水平飛行速度只有100km/hr左右 | 為候鳥習性的鳥類,南北半球都有繁殖地 | |
鸚鵡 | 鸚形目 | -- | -- | 世界各地 | 泛指鸚形目的各種鳥類,分為鳳頭鸚鵡科、鸚鵡科和鴞鸚鵡科 聰明鳥類二號,也具有學習能力,部分種類甚至能模仿包括人類在內的其他物種聲音,但因為色彩艷麗而導致有部分種類因濫捕而絕種。 |
寵物鳥常客,常見的有虎皮鸚鵡、玄鳳、愛情鳥等小型鸚鵡。 | |
金剛鸚鵡 | 鸚鵡科 | -- | 中南美洲 | 鸚鵡科中6個屬的統稱,體型大且色彩鮮艷,著名的觀賞物種,大多因盜獵瀕臨絕種 | 飼養難度和成本非常高,而且壽命超過50年,飼養前請務必三思 | ||
鴞鸚鵡 | 鴞鸚鵡科 | 鴞鸚鵡屬 | 紐西蘭 | 一種夜行性鸚鵡,全身布上黃綠色的細點,體型肥大翅膀細小,地棲且不會飛行,是紐西蘭的特有種。 | 曾經在BBC紀錄片一個場景裡對人類發情 |
||
啄羊鸚鵡 | 啄羊鸚鵡屬 | 紐西蘭南島 | 紐西蘭著名害獸,因為會攻擊綿羊取食血肉而得名,也常破壞車窗膠條和後照鏡而令人頭痛 | 雖然看起來像強勢物種,其實是受威脅的保育類動物 | |||
伯勞鳥 | 雀形目 | 伯勞科 | 伯勞屬 | 歐、亞、北美和非洲大陸 | 性情兇猛,有「雀中猛禽」之稱。有把屍體插在棘刺上撕食的習性,有時不全吃掉,用這種方式儲存食物,可謂鳥中穿刺公。 | 但因為缺乏利爪,終究不是猛禽,就算是遇到體型相當的姬鴞也只會被打假的。另外,是台灣很一段時間很風行"烤小鳥"文化的苦主,但近年在保育意識彈升與嚴格取締之下已不復存在。 | |
喜鵲 | 鴉科 | 喜鵲屬 | 歐亞大陸與非洲部分地區 | 雜食性,同樣高度適應人類社會,有強烈的領域性,會攻擊入侵的其他鳥類。 | 在華人文化中做為廣受喜愛的吉運象徵與創作題材。另外,他們是目前少數能通過鏡像測試的鳥類。 | ||
烏鴉 | 鴉屬 | 世界各地 | 鴉屬之下還包含多種不同種的烏鴉,大多數的習性都是雜食性,被認為是最聰明的鳥類,甚至會使用道具跟學習各類技巧,高度適應人類社會,還會去故意玩弄包括人類在內其他物種取樂。另外喜歡閃閃發亮的東西,會偷取人類物品當作築巢材料。 | 因為以黑色系為主[14]而在多數文化中都被視為不祥象徵[15],只有在少數民族中被視為祥瑞,所以在部分神話中以各種面貌粉墨出現[16]。 | ![]() | ||
台灣藍鵲 | 藍鵲屬 | 台灣 | 台灣特有種鳥類之一,主要分布在海拔1,000公尺以下的地區,而1,800公尺以下的中、低海拔闊葉林或次生林也可以看見牠的蹤跡。 有領域和家庭習性,侵略性也強,會攻擊入侵者也會集體禦敵,牠們可多年維持相同的領域。 |
是臺灣原住民族鄒族的神鳥。 已開始適應人類活動,中低海拔的都會區外圍山林中也可發現其蹤影,為了覓食甚至會飛到都會區中活動。 |
|||
黃山雀 | 山雀科 | 黃山雀屬 | 台灣特有種鳥類之一,喜歡棲息於海拔2,000公尺以下之闊葉林,以海拔1,500公尺左右山區較常見,冬季時會遷移至海拔700公尺附近的低山區。 常與噪鶥科、知目科的小型鳥,或其他山雀科鳥類混群活動,腹部鵝黃色,鳴聲婉轉悅耳,尤其繁殖期鳴聲更響亮。 |
黃山雀特殊的地方在於有修補舊巢再使用的情形。 | |||
台灣畫眉 | 噪鶥科 | 噪鶥屬 | 台灣特有種鳥類之一,棲息於山麓次生林以及海拔1,200米以下的山區。 習性為單獨、成對或小群群聚,在森林下層尋找昆蟲和種子覓食。 |
曾被認為是畫眉的亞種,後來經過DNA檢定後確認是不同種。 | |||
麻雀 | 麻雀科 | 麻雀屬 | 歐亞大陸與東南亞 | 雜食性,而且高度適應人類社會而有飛行老鼠的別稱。 | 雖然被傳統農業社會中認為是害鳥,其實會捕食相當多的害蟲,中國就曾經大量撲殺導致生態嚴重失衡,使得蟲害頻繁發生。 | ![]() | |
黑頭林鵙鶲 | 嘯鶲科 | 林鵙鶲屬 | 新幾內亞 | 極少數有毒的鳥類之一,皮膚和羽毛帶有毒素和臭味 | 和箭毒蛙一樣食用有毒昆蟲取得毒素 | ![]() | |
冠八哥 | 椋鳥科 | 八哥屬 | 東南亞 | 因為能學人說話而自古以來就被人作為寵物飼養 | 台灣的亞種因外來的家八哥和白尾八哥而瀕臨絕種 | ||
天堂鳥 | 極樂鳥科 | -- | 澳洲、新幾內亞 | 雄性天堂鳥以華麗的外觀和求偶舞聞名,而且其羽毛控制能力極強,甚至可以改變外觀。 | 過去的歐洲人看到無足的標本認為牠們是不用停下來休息的神奇生物而取名天堂鳥。 當地原住民也認為天堂鳥是只吃露水的神奇生物,而有了風鳥、霧鳥的別名。除了王極樂鳥是一夫一妻以外,皆無固定伴侶關係。雄性交配完之後就會離開,育雛工作由雌性負責,雛鳥一個月性成熟。 |
||
園丁鳥 | 園丁鳥科 | -- | 會建造小屋型或雙塔型的繁殖場,並蒐集鮮豔的花瓣、果實、昆蟲 |
也有喜歡用暗色系裝飾的種類 | |||
琴鳥 | 琴鳥科 | 琴鳥屬 | 澳洲 | 以能夠模仿各種聲音聞名,甚至連機械的聲音也可以 | 名字來自雄鳥的尾羽像里拉琴一樣 | ||
織布鳥 | 織布鳥科 | -- | 非洲、少數種類在亞洲 | 能夠做出像網子一樣的吊掛式鳥巢,群居的織布鳥能讓整棵樹被鳥巢覆蓋 | 大部分的種類都屬於織布鳥屬 | ||
文鳥 | 梅花雀科 | 文鳥屬 | 非洲與亞洲 | 一般生活於低地草原或具草甸、灌叢的空曠林地、也見於耕地、花園、城郊的村鎮以及活動於稻田或甘蔗田、樹林或灌木叢中。 | 寵物鳥2號,作為人類寵物有相當悠久的歷史,在華人地區還以占卜助手而聞名。 | ||
家燕 | 燕科 | 燕屬 | 世界各地 | 有著黑藍色的羽毛和長而分叉的尾巴,是一種很容易辨識的鳥類,會在人類的屋檐下銜泥築巢 |
因以許多害蟲為食而常在文學作品和民謠中以益鳥的形象出現。 | ||
大杜鵑 | 鵑形目 | 杜鵑科 | 杜鵑屬 | 北極圈以外的歐、亞、非洲 | 多棲息於山地及平原的樹上以及居民點附近,在中國文化中被描寫為悲劇的表徵。 | 以其極為特殊的「巢寄生」-在別種鳥類的巢穴中產下自己的卵,而孵化出的雛鳥會將巢穴中其他的蛋與雛鳥推出巢外摧毀殺害之,並且得到苦主鳥類完全飼育的繁衍方式而聞名。 | ![]() |
以鳥為主題的作品
以下部分歡迎各位補完,已有者請不要重複登錄。 |
僅討論以真正的鳥為主角或重要配角的作品、具備鳥類元素的人外暫且不列入討論。 |
三次元作品
作品 | 原文 | 解說 | 備註 |
---|---|---|---|
侏羅雞公園 | Chicken Park | 講敘一座瘋狂科學家飼養40米鬥雞又發生災難的惡搞某大作B級片 | |
鳥 | The Birds | 一個小鎮的鳥群發狂似的開始襲擊人類 | 原作小說,於1963年上映,動物驚悚片的先驅。 由於電腦特效還不發達,基本上都是用真的鳥拍攝 |
動畫、漫畫
作品 | 原文 | 解說 | 備註 |
---|---|---|---|
火之鳥 | 火の鳥 | 某種意義而言算是將手塚晚期對於人生的體悟,借火之鳥一書盡情揮灑的終極作品。 | |
鳥人大系 | 鳥人大系 | 講敘鳥類得到外星人幫助下獲得高智慧反客為主取代人類文明的故事。 | 一樣出自手塚的作品,最後的結局暗喻文明生物總是犯下相同的錯誤而失敗。 |
哆啦A夢:大雄與翼之勇者 | ドラえもん のび太と翼の勇者たち | 大雄意外的發現了鳥人古斯基,並跟著古斯基來到了平行宇宙「鳥托邦」 | |
落跑雞 | Chicken Run | 一隻從馬戲團被賣到農場的公雞,率領一群受不了主人壓搾的母雞們逃離農場的故事 | 本作品屬於定格式黏土動畫 |
電玩
作品 | 原文 | 解說 | 備註 |
---|---|---|---|
憤怒鳥 | Angry Birds | 將球狀鳥兒以彈弓射出,擊垮豬群基地的遊戲 | 救公司神作,該公司正是藉由憤怒鳥大紅由虧轉盈。 |
無名鵝愛搗蛋 | Untitled Goose Game | 操控一隻鵝在小鎮到處惡作劇的遊戲 | |
Flappy Bird | 點擊螢幕讓小鳥向上飛穿過障礙物,曾是熱門手機遊戲 | 玩法單純但難度非常高,需要極高的反應速度和集中力 |
小說
作品 | 原文 | 解說 | 備註 |
---|---|---|---|
神鵰俠侶 | 金庸經典武俠愛情小說 | 大鵬不會飛、書迷向金庸討教的官方回應表示大鵬是某種古代大鳥,最接近的可能是哈斯特鷹 | |
白鶴報恩 | 鶴の恩返し | 日本民間童話故事 | 類似傳說在東亞各國也有 |
神話傳說
名稱 | 原文 | 典出 | 解說 | 備註 |
---|---|---|---|---|
鳳凰 | 中國 | 色七彩,雄為鳳雌為凰,鳥中皇者 | 因形象與名字的誤用而積非成是,造成現代作品中幾乎把鳳凰─朱雀─不死鳥視為同一種神獸 | |
商羊 | 在降雨前會成群的出現 | |||
朱雀 | 色赤司長火,掌管南方星宿 | 常被誤稱為鳳凰,加上星象、堪輿學常引用且圖案標記於文獻或是建築上,所以鳳凰的形象反被他取代 希臘不死鳥傳說傳入東方後,在近代作品因翻譯等問題混淆雙方界線下幾乎被混為一談,形象也變成混合雙方的特點 | ||
三足烏 | 中原文化中象徵太陽的神靈,所以有著金烏的別稱 | 中原文化在古時候為東亞地區強勢文化,故影響了朝鮮與日本的神話傳說,下方日本的八咫烏有部分形象與三足鳥重疊即為此因 | ||
鯤鵬 | 中國傳說中的大鳥,最早的紀載在《莊子-逍遙遊》[17] | 受到漢傳佛教影響,故形象與迦樓羅有所重疊 | ||
鴆 | 喜愛吃蛇而身懷劇毒,羽毛泡入酒中便是毒藥「鴆酒」 | |||
迦樓羅 | Garuda/गरुड | 印度 | 印度神話主神毗濕奴的坐騎 系出同源的佛教傳說中,迦樓羅是天龍八部之一 |
漢譯為大鵬金翅鳥,這是因為與上面的鯤鵬形象有所重疊所致 |
八咫烏 | 日本 | 傳說為神武天皇東征之際,天照大神派來的引路鳥 | 因受中原文化三足鳥影響,所以是太陽(即天照大神)的使者,同時也只有三足 | |
貝努鳥 | 埃及 | 從火中誕生,有著光亮與復活的象徵 | 因傳說源由比希臘神話還早,加上埃及與希臘的地緣關係,被認為是不死鳥傳說的由來 | |
不死鳥 | Phoenix/φοῖνιξ | 希臘 | 外觀顏色偏紅,據傳眼淚有奇妙療效,死後可於火焰灰燼中重生 | 常被譯為火鳳凰而和鳳凰混為一談,加上朱雀與鳳凰的混淆,所以現代改編作品的形象(尤其是東亞地區)常變成渾身冒火的神鳥 |
斯廷法洛斯湖怪鳥 | Stymphalian birds/ Στυμφαλίδες ὄρνιθες |
以人為食,長有青銅鳥喙跟金屬羽毛,糞便還有劇毒 後來被赫拉克勒斯剷除 |
||
哈比 | Harpy/Ἅρπυια | 又叫 |
某些傳說裡海妖賽蓮(Siren)也是鳥身女妖 | |
大鵬 | Roc/الرُخّ | 阿拉伯 | 以大象為主食的巨大飛鳥,在馬可波羅遊記也有記載 | |
雨鳥 | Rain Bird | 美國原住民 | 帶來雨水和生命的鳥 | 灌溉工程公司雨鳥便是取自此傳說 |
雷鳥 | Thunderbird | 體型巨大的飛鳥,翅膀拍打時能產生如雷般的巨響 | 和松雞科的雷鳥屬(ptarmigan)沒有任何關係 |
回應
{{pcomment|page=討論:鳥|number=|section=}}
備註
- ↑ 現存的脊椎動物物種大約6萬6千多種,所以的確是絕大多數的脊椎動物都無法雙足直立行走,不過能夠雙足直立行走的脊椎動物中絕大多數是鳥類
,畢竟翅膀沒法用來跑跳爬,只能靠雙腳在地上活動。 - ↑ 部分動物例如貓、犬雖然可以暫時實現雙足站立或是移動,但這並非是牠們的常態活動方式,所以不歸類於可雙足直立行走的物種
- ↑ 其實靈長類動物大多都用四肢走路,人類則是少數用兩足站立的動物
- ↑ 地球歷史上環境含氧量最高的時期是古生代的石炭紀,有32%左右的含氧量,造成這時期有許多體型到達50cm以上的大型昆蟲;而現代的環境含氧量只有20%,所以大型昆蟲也頂多十幾公分而已
- ↑ 只有部分鳥類才能靠氣囊系統直接飛上平流層,在會令人類窒息的低氧環境中正常呼吸,實現跨大洲長距離飛行的困難活動。而高效率的呼吸也是讓鳥類體型可比昆蟲與蝙蝠更巨大的原因之一。
- ↑ 動物翼展幅度最大的紀錄在中生代的風神翼龍身上
- ↑ 一開始誘捕失敗後鴯鶓四散逃竄,軍方用卡車載著機關槍追捕鴯鶓,然而卡車跟不上鴯鶓的速度,導致浪費了大量的時間和彈藥。
- ↑ 8.0 8.1 8.2 這是原生地,但馴養與野放種則存在於世界各地中
- ↑ 天鵝幼體羽毛呈現棕色,比起鴨子幼體的黃色羽毛相對不討喜
- ↑ 所有的企鵝中只有加拉巴哥企鵝生活在赤道地帶的加拉巴哥群島上
- ↑ 最大的個體還會抹殺其他個體來確保生存
- ↑ 近親大鵰鴞則居於美洲
- ↑ 軍艦鳥的觀測紀錄中曾傳聞出現過418km/hr的紀錄,但是此紀錄尚未獲得正式認可
- ↑ 部分烏鴉在頸部會有白色羽毛
- ↑ 因為會食腐所以常出現在屍體多的地方,因此被視為帶來死亡的不降
- ↑ 北歐神話中主神奧丁用來打探蒐集情報的渡鴉;東亞神話中象徵太陽神靈的金烏;日本神話中天照大神派遣給神武天皇的引路鳥八咫烏
- ↑ 《莊子·逍遙遊》:「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是鳥也,海運則將徙於南冥。南冥者,天池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