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動戰士鋼彈外傳系代表機體列表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目錄
- 1 介紹
- 2 宇宙世紀
- 2.1 鋼彈THE ORIGIN
- 2.2 機動戰士鋼彈 雷霆宙域
- 2.3 MSV
- 2.4 MS-X
- 2.5 M-MSV
- 2.6 MSV-R
- 2.7 MS IGLOO系列
- 2.8 機動戰士鋼彈Twilight AXIS
- 2.9 機動戰士鋼彈 閃光的哈薩威
- 2.10 漫畫、小說作品
- 2.11 後宇宙世紀
- 2.12 電玩遊戲
- 2.13 GUNDAM EVOLVE
- 3 宇宙紀元
- 4 西曆
- 5 未來世紀
- 6 後殖民曆
- 7 災後紀元
- 8 Build系列
- 9 編寫建議
- 10 備註
介紹[編輯]
宇宙世紀[編輯]
鋼彈THE ORIGIN[編輯]
- RTX-65 鋼坦克前期型
- 地球聯邦在U.C.0065年正式配備的主力戰車(MBT),以維持治安的目的配備於各殖民衛星
- 隨著MS的登場而逐漸沒落,但仍不斷改裝堅守在第一線
- MW-01 機動工兵01式
- 吉翁在黑暗殖民衛星開發測試的人型機動兵器初期試作實驗機,可謂之後的MS的起源
簡單說就是Origin版的ZI-XA2
- 因未能小型化核融合爐身軀占比較之後的MS大許多,動力爐甚至凸出背後,手臂可更換為其他裝備
- 因為名義上是為開發月面用而研製的作業重機,與後來的MS相比駕駛艙防護十分簡陋
- 初期型駕駛艙完全外露,後期型為了進行格鬥戰評價實驗改良了週邊防護
但還是被拉爾狠評開出去打要幾條命都不夠 - OVA追加的最後期型終於以胸甲把駕駛艙封在裡面,外型也變得接近後來MS的形狀
- 初期型駕駛艙完全外露,後期型為了進行格鬥戰評價實驗改良了週邊防護
- 0074年開始出口銷售,在地球圈各地都能看見其工業用改造型
- 吉翁在黑暗殖民衛星開發測試的人型機動兵器初期試作實驗機,可謂之後的MS的起源
- YMS-03 瓦夫(ヴァッフ)
- 在米諾夫斯基博士的提案下以米諾夫斯基粒子技術成功將核融合爐小型化,並為吉翁首台使用流體脈衝驅動的試作型MS
- 原作漫畫裡僅在米諾夫斯基博士向基連解說MS今後研發方向的構想圖中登場
- 此時仍保留機動工兵的手臂接點
- 在米諾夫斯基博士的提案下以米諾夫斯基粒子技術成功將核融合爐小型化,並為吉翁首台使用流體脈衝驅動的試作型MS
- MS-04 布谷(ブグ)
- 基於瓦夫之上開發的吉翁首台實戰型MS,在四肢外部加設動力管線提升整體驅動效率,使機動性進一步上升
- 雖然性能優秀但因成本過高沒有大量生產,之後量產的薩克I也是其下修的版本
- 過去MSV的同型號機型是在漫畫「開發者日誌」等作登場的薩克原型機,由吉翁尼克委託民間企業星岡開發
所以現在其實有三台MS-04
- RX-77-01 試作型鋼加農/RCX-76-02 鋼加農最初期型
- 在提姆・雷指導下開發的二足步行戰鬥兵器,整體構思上是為鋼坦克(前期型)的發展型,著眼於軍用車輛與及兵員的掃討,完全沒考慮對MS戰方面
- 在月球史密斯海與吉翁的布谷和薩克I小隊進行史上第一次MS戰,但因性能和駕駛員練度的差異被打出了12:0的全滅大敗戰果
- 此事促進聯邦MS的開發進程,提姆・雷更以此推動RX-78鋼彈的開發
MSD[編輯]
- RX-78-01[N] 局地型鋼彈
- RX-78-01[FSD] 鋼彈FSD
- RCX-76-01A 鋼加農機動試驗型
- RCX-76-01B 鋼加農火力試驗型
機動戰士鋼彈 雷霆宙域[編輯]
- FA-78 FA鋼彈
- 原本為FSWS計畫的機體之一,在姆亞同胞團的請求下被配置於旗下艦隊,交由伊歐.佛雷明駕駛。
- 針對機動力的底下而在背包追加輔助噴射器和火箭噴射器,同時追加導彈發射器、光束炮等武裝,輔助臂協助下可同時掛載多達四塊盾牌。
- 結果變成了極難控制但高速、高機動、高火力、續戰能力也強的重裝甲機體。
- 作為本體的RX-78鋼彈也和本傳的有區別,如以緊急救生艙取代核心戰機、沒有頭部火神炮等。
- 與腦波傳導型薩克戰鬥後半毀被吉翁虜獲,此後去向不明
- RGM-79 吉姆
- 和本傳的差別在於背包的大型化並增加輔助臂,關節各處作防塵包裝處理,機身各處增加輔助噴射器等。
- 同時也增加了核心戰機系統,可在緊急時脫出
繼續戰鬥
- MS-06 薩克Ⅱ
- 和本傳的差別(ry
- 駕駛艙附近增加一個空壓艙,可通過聯絡艇連接在不出真空的情況下進行人員交換。
- 在外號「雷霆宙域」[1]的Side-4配置機配合大型光束炮「Big Gun」狙擊下重創了不少聯邦艦隊,導致聯邦只能把當做棄子的姆亞同胞團投入此地。
- 和本傳的差別(ry
- MS-06R 腦波傳導型薩克(サイコ・ザク)
- 以高機動型薩克Ⅱ為原型的再利用感應裝置(Reuse・Psyco・Device)測試機,和本傳(ry
- 背包加裝大型桶狀噴射器,可通過輔助臂掛載及交換大量備用武器及彈藥,亦可使用德姆的光束火箭炮。
- 機體在再利用感應裝置作用下使得機動性及反應能力遠超一般機體,達利爾.羅倫茲以此單機摧毀了整個姆亞同胞團艦隊並半毀FA鋼彈
- 上述僅為測試機的性能,後達利爾駕駛正式量產的MK-II型僅用兩把電熱斧就擊毀了聯邦軍的飛馬級戰艦「斯巴達」
- 南洋同盟在得到其開發資料後量產了共32台,打算侵佔吉翁共和國後使用前大戰留下的太陽雷射系統毀滅月球AE社總部
- RX-78AL 阿特拉斯鋼彈
- 聯邦作為水陸兩用機開發的鋼彈,多處使用了吉翁系的技術
- 作為主武裝的電磁炮可一發摧毀MS,也可通過放電時的電磁脈沖作出簡易的電磁防護罩
- 通過輔助裝備「副足」可在大氣圈內作短時間飛行,副足也可加載武裝收納箱及立刃式盾牌同時使用
- 在南洋同盟火山基地和腦波傳導型薩克MK-Ⅱ測試機戰鬥後半毀
- 名字源自被希臘神話中被懲罰扛抬天地的泰坦,故也有擎天神鋼彈一譯
- MSM-04 亞凱
- 去除了本傳機體的伸縮臂功能,改為三只手指的手掌並增加小型機關炮
- 追加了武裝換裝機能並有多種的可選武裝,大幅增加汎用性
MSV[編輯]
- MS-06R 高機動型薩克Ⅱ
- 從F2型改良而來的高機動型,特征是雙腿和背包的特化噴射口
- 性能優秀但難以操縱,一般只配備給王牌駕駛
- 其中一架後期型R-2改裝成了蓋古克的試驗平台機
- EMS-05 亞克
- 為賈布羅開發的亞凱派生機
- 考慮到要破壞賈布羅堅硬的石灰岩盤,雙臂改裝成大型鑽頭
- 和同樣為攻略賈布羅而生的裘亞克、亞克凱以及索格克合稱「賈布羅四聖獸」,然而至今仍未在動畫出場過
- MS-14B 高機動型蓋古克
- 為次世代主力MS開發而提升性能的蓋古克,被喻為一年戰爭中最高性能的量產機之一
- 多配置於菁英部隊「奇邁拉隊」中,被眾多吉翁王牌駕駛愛用
- MSN-02 完美吉翁克
- 吉翁克完工的規格,裝上了
上面的大人物不懂的雙腳裝飾 - 最早出現於模型漫畫《模型狂四郎》,所以當年推出MG鋼普拉時也附送作為漫畫裡主武器的大劍
- 吉翁克完工的規格,裝上了
- RX-76 原型鋼球
- 以民間工程用小艇SP-W03為基本,加上裝甲以及鋼坦克的120mm無後座力主砲
- 但聯邦當時因戰況嚴重失利而失去了制宇權,以陸戰為重而放棄了研發
- 在收復地面戰場後因為吉姆的產量追不上星一號作戰讓RX-76計畫復活,緊急徵召約1200台SP-W03改裝成鋼球
- RMV-1 鋼坦克Ⅱ
- 大幅簡化鋼坦克結構的戰鬥車輛,身形更為低矮,手部也換裝成連射火箭筒
- 直到0096年都廣為聯邦軍運用
- RX-77-4 鋼加農Ⅱ
- 右肩裝備光束加農,左肩則配備多用途精密瞄準系統
- 背後的推進器大型化,令它可以像鋼彈一樣進行短距離跳躍飛行
- RX-78-1 鋼彈原型機
- 鋼彈1號機,部分裝甲以及光束步槍的形狀皆和眾所皆知的2號機有出入
- 在吉翁軍襲擊Side-7時被破壞
- RX-78-3 G-3鋼彈
- 鋼彈3號機,灰白塗裝
- 正史設定下有作為2號機的殺肉件、在敖德薩作戰後移送奧古斯塔研究所,或在Side-7小破後被回收轉送月神2號兩種說法
- 之後在星一號作戰前作為2號機的雛型/測試平台先行搭載了磁氣覆膜系統
- 小說版初鋼裡則是阿姆羅在最終決戰駕駛的機體
- 近藤和久的漫畫中也有同名的吉翁軍MS
- PF-78-1 完美鋼彈
- FA-78-1 全裝甲鋼彈
- 聯邦FSWS計畫中對RX-78鋼彈的改良型,刪除核心戰機系統並以外部裝備加強裝甲和火力
- 從後產生FA鋼彈Plan B、重裝鋼彈等衍生機種,並有技術用於吉姆加農等機體上
- RGM-79L 吉姆輕裝甲型
- 白兵戰特化的RGM-79,作為主武裝的光束噴槍造型比起一般機方正
- 後來激戰任務出場時變成通用光束噴槍
偷懶開兼用卡
- RGM-79SC 吉姆狙擊特裝型
- 針對聯邦王牌駕駛們開發的吉姆,名為「狙擊特裝型」但性能均得到全面提升
- 後更作為原型開發出攔截特裝型和防衛特裝等多種特化型吉姆
- 下田小隊機在背後加裝了兩具飛彈發射器
- TGM-79/RGM-79T 訓練用吉姆
- 鵝黃色塗裝的訓練機
- 雙座位機體,教官座位位於主駕駛席上方,並增設透明窗口以便觀察週圍環境
- SDGO稱為訓練用MS-A,是玩家最初入手的機體之一,大型機台「戰場之絆」中也是聯邦陣營的預設MS
不過現在新手登錄都送一堆高級機 - 激戰任務中是聯邦版的薩克I,可以發動強大的捨身衝撞
- RGC-80 吉姆加農
- 作為鋼加農簡易量產型開發的吉姆,肩部加農炮僅有一門
- 加農砲依照戰場有所不同:地球圈配備的機型加農砲是240mm口徑的實彈砲,宇宙戰用的則是光束砲
- 在地球圈各處都有廣泛配置,並有各種特殊及個人塗裝版本
- 作為鋼加農簡易量產型開發的吉姆,肩部加農炮僅有一門
- RX-81 G-LINE
- FSWS計畫的一環,可說是RX-78的直系量產機,但在兼求量產性以及性能的情況下被放棄
- 最大特點是自由換裝裝備,關於各裝備的介紹請見下
MS-X[編輯]
- MS-11 迅捷薩克
- 培曾計畫的機體之一
- 正如其名,因為加裝磁氣覆膜有著優秀的機動力
- 光束步槍的造型與後來瑪拉賽的相當類似
- 作為格拉納達戰隊隊長馬略特的座機,以及基西莉亞直屬部隊的專用機活躍
- 戰後有兩架落入奧古斯塔研究所手中,後來被卡拉巴破壞
- MS-17 卡爾巴迪α
- 培曾計畫的機體之一,蓋古克的性能向上版本
- 在漫畫《基連暗殺計畫》裡作為最終魔王機登場
但基本上被蘭斯的古夫壓著打
M-MSV[編輯]
- RX-78-6 鋼彈6號機
- 砲擊特化機型,正式登場於PS2遊戲「吉翁最前線」,駕駛為戰車兵出身的艾加
- 標誌性武裝是強化過的陸戰型鋼彈專用光束步槍,以及背上的300mm無後座力加農砲[2]
- 原定在星一號作戰升上宇宙,然而未完成時在賈布羅為了援護駿馬號升上宇宙中破,完成後又在北非戰線被「闇夜魔狼隊」大破
- RX-78-7 鋼彈7號機
- 正式登場於PS3遊戲「水天之淚」
- 作為重武裝MS的素體而開發,所以在射擊武器上有所強化
- 測試駕駛為雪莉.艾莉森因此資料被外洩給吉翁殘黨,並交給幽靈掃蕩部隊運用
- 隨著艾莉森的內應身份曝光被聯邦當局封印
- FA-78-3 重裝鋼彈7號機
- 追加裝甲、多具飛彈發射器以及背包外掛長程光束炮,7號機多半以這個形態出擊
- HFA-78-3 全裝備鋼彈7號機
- 以樓上為基礎再加裝更多兵裝以及大型推進器的樣貌
- GP01-Fb在夏元漫畫版0083曾經攜帶這套裝備和瓦爾.瓦洛交戰,當然毫無意外地被破壞了
- 鋼彈EXA中ex-也曾經駕駛本機破壞宇宙世紀主線
- RX-78-8 鋼彈8號機
- 僅存在於文字設定中,現時並無任何機體設定
當然不排除笨呆哪天想要再賺一筆時就會出現
- 僅存在於文字設定中,現時並無任何機體設定
- RAG-79 水中型吉姆
- 增裝錨爪等裝備的海戰特化型,直到一年戰爭後期才投入戰場,不過到0096年仍在第一線服役
在獨角獸的達卡防衛戰被水泳部拿來刷戰果
- RAG-79-G1 水中型鋼彈
- 水中型吉姆的強化型,頭部改為鋼彈風,裝備追加了可在水中使用的偏向式光槍和光劍
- 其中一台在達卡防衛戰時和「帶袖的」的傑.祖魯小隊交戰,一度憑藉經驗讓性能高上許多的對方陷入苦戰
- RX-81ST G-LINE標準型
- 和鋼彈7號機一樣正式出場於「水天之淚」
- 加裝增生裝甲以及榴彈發射器,手持武器則和七號機共通
- RX-81LA G-LINE輕裝甲型
- 和7號機(ry
- 性能和樓上大同小異,但僅有追加最低限度的裝甲以及掛載在後裙甲的飛彈發射器
MSV-R[編輯]
- MS-06A 薩克ⅡA型
- 又稱為「先行量產型薩克Ⅱ」
- 外型介乎於MS-05和MS-06F之間,有外置的動力管線但沒有肩部的釘甲和盾牌
- 部分機體採用MS-05的配色
- MS-06R-1A 高機動型薩克Ⅱ(R-1A型)
- R-1的改良型,在小腿後方改用卡匣式的推進劑燃料槽以解決續航力和燃料補給問題
- 把問題百出的Zionic製噴射引擎改為採用ZIMMAD社製品
- MS-06V-8 薩克坦克(ワイルドボア)
- MS-07G-1 グフ・ヴィジャンタ
- MS-07G-2 古夫戰術強攻型
- MS-07W 古夫複合試驗型
- MS-09 德姆(寒冷地規格)
- YMS-09J 德姆高速實驗型
- MS-14BR 高機動型蓋古克
- YMS-15E 拂曉女神型甘恩
- 手中裝備改成光束長槍的特裝型甘恩,到0096年時仍有出現
- MSM-06 裘立克
- MSM-07N 公羊茲寇克
- 在茲寇克的雙臂裝備衝角盾牌的型態
- MA-05R ビグ・ルフ
- MAM-07-X3 グラブロ試作水中ビット搭載型
- MAN-00X-2 ブラレロ
- RMV-3M 局地制壓型鋼坦克
- RX-77-3-D 重裝型鋼加農D型
- FA-78[G] 陸戰型全裝甲鋼彈
- FA-78-1B 全裝甲鋼彈B型
- 全裝甲鋼彈的再設計版本,以G-3鋼彈為素體
- 右手裝備的光槍由二聯裝改為三聯裝、左肩追加四聯裝導彈發射器,同時以高出力發電機以及推進器彌補動力和推力的不足
- FA-78-2 重裝鋼彈
- 與上者同為全裝甲鋼彈的再設計版本
- 捨棄了外裝式附加裝甲的設計,同時以新型推進器解決機動性的問題
- RX-78SP 砲手鋼彈
- 重裝鋼彈的再設計方案,右臂裝備高出力光束砲
- 增加電子戰性能,在米諾夫斯基粒子干擾下仍能與僚機作無線通訊
- RB-79F 鋼球F型
- RB-79M 鋼球機雷散布筴艙裝備型
- 塗裝變成綠色,背後掛載機雷散佈夾艙的鋼球
球形鐵棺材加上便當盒
- RGM-79HC 吉姆防衛特裝型
- 白兵戰特化MS,標誌性裝備是五層鋼板的大盾「護衛者之盾」
- 本體手持武裝則是改良過的光束匕首和光束噴槍
- RGM-79KC 吉姆攔截特裝型
- 掛載大量對艦飛彈的機型,增生背包為拋棄式裝備
- RGM-79V 吉姆黑夜追跡者
- 一譯暗夜行者,特務專用的吉姆
- 裝甲輕量化外加裝了兩具高出力推進器,主武裝為出力提升的光束噴槍以及超絕光束戟
- 夏元的0083漫畫中聯邦軍曾經空投六機在澳洲攔截前往宇宙的GP02,但全數因為卡多的技術還有吉翁殘黨支援被擊破
- RGM-79LV 吉姆黑夜追跡者Ⅱ
- RGM-79U 吉姆SLOEP
- RGC-80-1 原型吉姆加農
- RGC-80S 吉姆加農(空間突擊式樣)
MS IGLOO系列[編輯]
- EMS-10 茲達
- Zimmad社的試作MS,共4機
- 搭載了土星引擎而得到驚人的加速力,然而機體極有可能承受不了推進力而解體
- 原型機EMS-04即是因為上述原因在競標中敗給薩克I
然而劇中與它比賽飆車、還先一步在高速中解體的吉姆卻成為了聯邦軍的量產主力
- 到0083年[3]仍有運用紀錄
- 另有正面外裝甲偽裝成吉姆的特裝機「ゲム・カモフ」,最後諷刺地被友軍誤擊破壞
- YMT-05 鬥狼
- 上半身可簡易變形的大型戰車,可說是吉翁軍的第一架(T)MA,標誌性武裝是30公分口徑主炮
- 戰車模式時有著相當高的機動力,上半身變成人形後則能使用機槍以及鏟狀手臂作戰,只是近戰自保能力極差
- 在試驗運用時與6架聯邦軍俘獲的薩克Ⅱ交戰並悉數擊破,然而駕駛員狄米特斯.索南因為機體被敵方隊長機拳腳重擊而死去
- 機體回收後Zimmad社以本機的技術反饋造出薩梅爾
- PS3遊戲「鎖定目標」中是吉翁方最高等的機體,然而只有在坦克模式時才能發揮最大性能
- 夏元漫畫版0083裡出現
抄襲洛特可以完全變成人形的改良型
- MP-02A 歐格
- 簡單來說就是吉翁版的鋼球,戰末提供給學生兵使用
- 可以掛載薩克系的武器(機槍、火箭砲)
和某團長沒有關係
- MA-05Ad 畢格.朗格
- 以畢格羅改裝而成的大型MA,擁有對歐格或者其他MS進行應急修理和補給的能力
- 畢格羅本體的火力依舊,另有抗光束裝甲和光束擾亂膜帶來的防禦力
- 但是整體的機動力和速度低下,更有武器庫被誘爆的風險,奧利弗稱「扼殺了畢格羅的特性」
- 最終為掩護友軍撤退而被擊毀,奧利弗.梅伊本人則無事逃出
- MSM-07Di 傑寇克
- 為了阻止聯邦軍自賈布羅發射戰艦上宇宙設計的機動潛行系統
- 以茲寇克為本體掛載MEGA粒子砲、大型對艦飛彈等武器,因為推進力極強駕駛員需要極高的抗G能力
- 前後進行了三次嘗試,然而只有第三次成功炸毀四艘薩拉米斯級巡洋艦,本體還被核心攔截機擊毀
- QCX-76 超弩級電磁砲「大蛇」
- 在米諾夫斯基粒子被發現前吉翁確立的次世代武器之一,意在於敵方射程外進行遠距離打擊
- 一發的成本就相當於三台薩克Ⅱ,並且在更有效率的MEGA粒子砲登場後成為廢案
- 在魯姆會戰被當做集火靶子和轉移聯邦目光的幌子而上陣,在擊破一艘麥哲倫級後被摧毀
- 後來吉翁共和國又製造了一支作為Side-3的防衛設施,迪拉茲紛爭時也有阿克西斯運用此兵器的紀錄
- FF-X7Bst-II 核心攔截機
- 為了在超高度進行迎擊任務而改良的核心推進器,增加了輔助噴射器及格林機炮等武裝
- RTX-440 陸戰強襲型鋼坦克
- 聯邦軍在敖德薩投入的重型MS,3機皆由囚人部隊駕駛,所以設有自爆裝置防止駕駛員逃跑
- 配備了大量的對人以及對MS武器,此外能簡易變形成
特攻突擊砲型態提高機動力 - 0083時出現加裝初鋼的光束步槍、超級火箭砲及盾牌的宇宙用規格,而且產量不低
機動戰士鋼彈Twilight AXIS[編輯]
- RX-78AN-01 鋼彈AN-01「崔斯坦」
- RX-160G 拜亞蘭·伊索德
- AMA-X4 アハヴァ・アジール
機動戰士鋼彈 閃光的哈薩威[編輯]
- 詳見專條
漫畫、小說作品[編輯]
MS Generation[編輯]
- RX-78E GT-FOUR
- 次世代MS開發計畫「G-4計畫」中,聯邦空軍以G-3鋼彈為基底製造
出搞錯時代的可變形空中作戰用MS - 一共製造了4台試驗機,擁有三種模式:
- B-mode/航空機形態
- 核心戰機祼露在外,其他部分接在後面成為大型推進器
- 因為只是硬推上天,機動性不佳,主要作為移動用途
- G-mode/MS形態
- 標準形態,主武裝為頭部火神砲、雙肩的光束加農及手持的光束槍
- 由於材料工學趕不上設計意念,造成關節非常脆弱
- F-mode/戰鬥機形態
- 說是戰鬥機形態,實際上只是在G-mode下把推進器和機翼水平展開而已
- 兼具MS級的機動性與飛機級的活動範圍為目的的中間型態
- 但由於空氣阻力的關係,此形態下飛行高度會不斷下降,只比自由落體好一點而已
- B-mode/航空機形態
- 操作系統非常複雜,故此需要2人駕駛
- 本機雖為失敗作,但其開發經驗在7年後由阿席瑪、蓋布蘭、拜亞蘭等機開花結果
- 次世代MS開發計畫「G-4計畫」中,聯邦空軍以G-3鋼彈為基底製造
- Zaku Speed
- 吉翁軍
也搞錯時代開發的可變MS 現實中還真的有ザクスピード這間公司…
- 吉翁軍
A.O.Z系列[編輯]
TR-1[編輯]
- RX-121 鋼彈TR-1[海茲爾]
- 迪坦斯為了嚇阻吉翁,以吉姆鎮暴型為基體生產的試驗型MS,由駐守金平島的T3測試小隊運用
- 重視機動力,背後的盾型推進器可以提供22000公斤的推力
- 主武裝是全新開發的XBR-M84a光束步槍,後來迪坦斯以此作為同期機型武裝的基礎
- 名稱原意是櫟木
- 鋼彈TR-1[海茲爾改]
- 海茲爾被吉翁殘黨重創後大改的模樣
- 更加重視機動力,除了進行輕量化改造外,小腿後側也裝上了熱核推進器
- RX-121-2 鋼彈TR-1[海茲爾2號機]
- 海茲爾的備料機在T3小隊母艦「亞斯灣」增裝三重推進器的型態
- 然而因為工期倉促平衡性欠佳、也不能使用原機的盾形推進器等武裝,頭部也停留在備料機的狀態
- RX-121-2A 進階型海茲爾
- 2號機的完全體,腿部和武裝系統與海茲爾改共通
- 頭部裝上吉姆狙擊型Ⅲ的光學感測器
- RX-121-1+FF-X29A 鋼彈TR-1[海茲爾・勒]
- 海茲爾改裝上支援機「弗多德」以及核心逃生系統的模樣,標誌性武裝是外掛的刃型步槍
- 曾經作為模型雜誌《電擊HOBBY》的誌上同捆附錄推出塑膠套件
讓一堆囤貨玩家在十年後被PB狠狠擺了一道
- 鋼彈TR-1[海茲爾OWSLA]
- 加裝兩具大型機械臂的型態
- 次世代量産機
- 鋼彈TR-1[海茲爾・勒Ⅱ]
- 次世代試作機
- 鋼彈TR-1[費伯Ⅱ]
- RX-121-3C 鋼彈TR-1[海瑟斯雷]
- 在格里普斯戰役最終決戰時出戰的形態,接收了來自伍德渥特的技術反饋
- 鋼彈TR-1[海瑟斯雷・勒]
- RX-123 鋼彈TR-S[海茲爾・福萊亞]
- RX-123/MSA-0012 鋼彈TR-S[El-AHRAIRAH]
- 以海茲爾重生的姿態「海茲爾初期型」為本體,雙手加上巨型機械臂、雙肩裝備武器艙
- 鋼彈TR-S[RUBSCUTTLE]
- 在鋼彈TR-S[海茲爾・福萊亞]上加裝成層圈機動及大氣層突進用筴艙的形態
TR-2[編輯]
- YRMS-106 高性能薩克先行量產型
- YRMS-106+BL-85X 高性能薩克TR-2[大亨]
TR-3[編輯]
- NRX-044(R) 阿西瑪TR-3[基哈爾]
TR-4[編輯]
- RX-107 羅賽特
- RX-107 TR-4[丹迪萊恩]
TR-5[編輯]
- ORX-005 TR-5[費伯]
- 蓋布蘭TR-5[弗萊爾]
- 蓋布蘭TR-5[弗萊爾・勒Ⅱ]
- 蓋布蘭TR-5[進階型弗萊爾](弗萊爾2號機)
- 蓋布蘭TR-5[進階型弗萊爾]全裝甲形態
- 蓋布蘭TR-5[進階型弗萊爾]巨神腕裝備
TR-6[編輯]
- RX-124/ARZ-124/ARZ-124WD 鋼彈TR-6[伍德渥特]
- TR計畫的集大成,本體武裝貧弱,但可藉由
雞舍暴走優異的換裝性增強戰力 - 太空戰鬥特化,可變形成MA型態
- 背後的推進筴倉改良自海茲爾,除了附帶雷達碟,還能釋放冷卻氣體得以單機突入大氣層
- 名稱原意是蠹木
- TR計畫的集大成,本體武裝貧弱,但可藉由
- ARZ-124HBII TR-6[漢摩拉比Ⅱ]
- RX-124/ARZ-124HBIIM 漢摩拉比Ⅱ水中型
- RX-124/ARZ-124WDII TR-6[伍德渥特・勒]
- ARZ-124WDM TR-6[伍德渥特水中型]
- 把漢摩拉比Ⅱ水中型裝上TR-6,強化水中的戰鬥力和機動力
- 複合盾推進器和電熱劍也可以在水中使用,也有魚雷等水中用武裝
- TR-6[伍德渥特]巨神型態
- RX-124/ARZ-124HZII/ARZ-124HZ2 TR-6[海瑟斯雷Ⅱ]
- 作為「Ζ計畫」系列及其後繼機的對抗機而開發的TR-6高速戰鬥型態
- 此型態相當於加布斯雷的後繼機,因此也能像加布斯雷般變只作腳部變形
- 除變形成高速飛行形態外,上下半身也能分離獨立變形成「G頂層戰機」和「G底層戰機」
- 作為「Ζ計畫」系列及其後繼機的對抗機而開發的TR-6高速戰鬥型態
- RX-124/ARZ-124HZR 海瑟斯雷Ⅱ・勒
- TR-6在格里普斯戰役最終決戰時的高速戰鬥型態
- 原定配合TR-6[銀雷]組件出擊,但因銀雷先遭破壞只能單機出戰
- 駕駛艾利亞德.杭特見到此機對戰場的負面影響[5]後,遵從長官的指令暗中將之破壞
- ARZ-125 雷海瑟
- RX-124/ARZ-124QN TR-6[QUEENLY]
- TR-6[QUEENLY]全裝甲型態
- 相當於[QUEENLY]最強型態的全裝甲,又被稱為對抗大型MS等的「對巨神兵器型態」
- 除了機體各部位的武裝櫃外,還能依靠巨型裝備來對應各種戰局
- RX-124/ARZ-124INL TR-6[銀雷]
- 火力壓制特化的超大型可變組件,直到決戰前才完工交付T3小隊
- 主武裝改自TR-2[大亨]的光束炮,機動力也相當優秀,然而近戰自保能力極差
- 為此迪坦斯安排了6台收納於機翼下方的TR-6[基哈爾Ⅱ]作為護衛機,但因為經費不足於實戰中只能靠友軍的巴薩姆暫代
- 小說裡未提及,漫畫裡則提到在艦外待機時被流彈擊中大破
- RX-124/ARZ-124-FVII/ARZ-124FV-2/ARZ-124FV TR-6[費伯Ⅱ]
- RX-124/ARZ-124-DL-2 TR-6[丹迪萊恩Ⅱ]
- 精神感應銀雷
- RX-124/RX-124KH2/ARZ-124KH2/ARZ-124KH-2/ARZ-124KHII TR-6[基哈爾Ⅱ]
- RX-124/RX-124KH2E/ARZ-124KH2EW TR-6[基哈爾Ⅱ]EWAC形態
- RX-124/RX-124AKH II/ARZ-124AKHII TR-6[進階型基哈爾Ⅱ]
- TR-6[弗萊爾Ⅱ]
- RX-124/ARZ-124HRII 弗萊爾Ⅱ・勒
- TR-6[海茲爾Ⅱ]
- RX-124/ARZ-124HZ2 TR-6[高性能薩克Ⅱ]
- TR-6[蓋布蘭Ⅱ]
- RX-124/ARZ-154BZ2 TR-6[巴薩姆Ⅱ]
- TR-6[吉姆Ⅱ]
TR計畫以外[編輯]
迪坦斯[編輯]
- RGM-79CR 吉姆改高機動型
- RGM-79EW EWAC型吉姆
- RX-106E/RMS-106E 高性能薩克[ヴァナルガンド]
- NRX-033 馬他比里
- 受到畢格.薩姆啟發的超大型機體,在迪坦斯被歸類為MA以上的兵器「機動要塞」
- 配備大量光束及實彈武器,另外因為散熱系統改善有著相當長的運作時間
- NRX-044Q 阿西瑪[ダンダチャクラ]
- ORX-007 噬月狼
- ORX-009 鋼彈[吞日狼]
- 為護衛噬月狼開發的TMS,駕駛為歐內斯特.麥奎爾
- 可以變成狼頭型的MA,此型態盾牌會移動到機體上方作為飛彈發射器
- 因為後半部的外裝甲未完工裝上奈米抗光束覆膜應急
- RX-110C 加布斯雷[フギン]
- RX-110NT-1 加布斯雷[ムニン]
- RX-136-1 羅剎煞
- 強化人專用大型MA,駕駛為遭到洗腦的艾文.巴達
- 名稱源自印度神話中的邪魔
吉翁殘黨[編輯]
- 薩克Ⅱ(複合裝備規格)
- 里克.德姆(複合裝備規格)
- 蓋古克(複合裝備規格)
- 里克.迪亞茲(複合裝備規格)
- 機體名的Stutzer是德文的「花俏」一詞
- 在吉翁殘黨和幽谷合流後利用里克.德姆零件魔改的里克.迪亞茲
- 極為複雜的武裝系統提供強大的地圖兵器能力,而多數武裝都集中在外部的「絞盤組件」上
- 目前為止只有扭蛋戰士NEXT以及GK立體化本機
- 尼摩加農
幽谷[編輯]
- RGM-79C[WAGTAIL] 吉姆改「鶺鴒」
- 范恩的初期座機,利用聯邦軍競標次期主力MS失敗的機體零件強化機動力和裝甲,全機上下的零件都和原機出入甚大
- MSK-003 WAGTAILⅡ
- 高性能薩克「鳶尾」
- 幽谷改造的高性能薩克之一
- 高性能薩克「樹蘭」
- 幽谷改造(ry
- RGC-83 吉姆加農Ⅱ[ホワイトコーラル]
- MSW-004 紅隼鋼彈(ガンダム[ケストレル])
- 一譯鷂鷹鋼彈
- 《時代的反抗者》登場,奧古斯塔研究所開發的新人類專用機,被幽谷奪取後變成范恩的座機
- 裝備新科技「巫醫骨架(シャーマン・フレーム)」使得機體對駕駛的反饋極強,本身也是高機動型機體
- 被幽谷奪取後因為范恩的作戰習慣又追加了四具輔助推進器,後期還有FA型態的戰地改修
- MSA-003+FXA-05D
超級尼摩保衛者- 迪尼可.麥奎爾被從金平島救出後換乘的座機
- 簡單說就是多了雷達、裡面的MS換成尼摩的超級鋼彈
Re-Zeon[編輯]
- ARZ-106HZ 高性能薩克
- ARZ-106GZk グラン・ザック
- ARZ-106 ローザック
- ARZ-106M 高性能薩克水中型
- ARZ-106M2 アクア・ハイザック
- ARZ-108MR レジオン・マラサイ
- ARZ-108GMR グラン・マラサイ
- ARZ-154 巴薩姆
- ARZ-154 グラン・バーザム
- ARZ-154BZ 巴薩姆Ⅱ
- ARZ-154BZ グラン・バーザムⅡ
- ARZ-154M 巴薩姆水中型
火星獨立吉翁軍(火星吉翁)[編輯]
- AMX-011G 薩克Ⅲ
- AMX-011EW 薩克Ⅲ強行偵察型
- AMX-009G 德姆Ⅲ
- AMX-101S 卡爾斯S
- 火星建造的卡爾斯J衍生型,主要由火星吉翁親衛隊使用
- AMX-101S 卡爾斯S中距離支援型
- 專用的背包上裝備了大型光束砲,為配合游擊戰變更為沙漠配色
- AMX-001 卡薩A
- AMX-003M 卡薩M
- AMX-008M ガ・ゾウムマリンタイプ
- MAN-08 海里歐斯
- 新人類專用MA,系統上可算是艾爾梅斯的後繼機
- MAN-08S-M 水中型海里歐斯
- 為投入銀雷奪還作戰而進行水中用改造的海里歐斯
- 機體氣密性和各種推進器均作了水中適性調整,左右莢艙還搭載了電磁流體誘導推進器
- AMA-01S ビグ・ザムール
C.D.A. 年輕彗星的肖像[編輯]
- MS-09R4 Schnee Weiss
- MS-09RN-2 トゥッシェ・シュヴァルツ
- AMA-00GR Zero The R
- MS-14U 蓋古克(外宇宙用)
- 卡薩型試作型
天空的學校[編輯]
- TGM-79C ジムカナール
- 訓練用MS,有單座式和雙座式
- 為免因操作失誤而受損,機體各處均有不同程度的改裝
- 容易損壞的頭部被取消,換上帶有基本觀察器的箱形觀察艙
- 雙座式則保留頭部
- 機體的突起物儘量減少,武器系統完全取消
- 機體全身遍佈大量防跌倒感應器,背部裝備了大型制動系統,在MS快要跌倒時就會啟動支撐機體
- 裝甲材質上採取了易於成型而且便宜的強化塑膠
- 容易損壞的頭部被取消,換上帶有基本觀察器的箱形觀察艙
- MSS-008 天鵝鋼彈(Le Cygne)
- AE社開發的NT專用近接戰鬥型MS,駕駛員為雅絲娜‧愛爾瑪特
- 主要以強大的機動性進行近戰
- 相對地裝甲跟尼摩差不多薄,只能倚靠大型盾牌進行防禦
- MSS-009 雙子座(ジェモ)
- 以天鵝鋼彈的備件製造的MS,故也被稱為「簡易型天鵝鋼彈」
- 生化感應器、新人類用的裝備全數拆除,改以注重實戰的再設計機體
- 由於大多零件被拆除因此追加裝甲,讓機體的耐彈性大大提升,但重量也增加不少
- 大鬼(ダーグウェ)
- 民間企業準備贈與幽谷的新人類專用MA
- 還沒完工就被迪坦斯奪取,後被原定作為駕駛的雅斯娜駕駛天鵝鋼彈破壞
鋼彈前哨戰[編輯]
- 詳見專條
Double Fake under the Gundam[編輯]
- J鋼彈
- D鋼彈的原型設計,百式改加上傑鋼設計的改良型
- MWS-19051G-1 D鋼彈1型
- 民間企業「莫諾頓公司」的達力·艾爾·鋼滋以各種MS部件拼裝而成的作業用機體
- 由於這只是達利基於個人興趣製作的機體,不論性能和裝甲都無法與當時的主力MS匹敵
- 武器為作業用的「七種道具」:指部粉碎器、光束劍、磁石錨、空殼砲彈、大型黏彈、光束散彈槍、各種有線式爆彈,外加一個專用盾牌
- D鋼彈改
- 《G世紀GATHER BEAT》中登場,正式編號不明
- MWS-19051G-2 D鋼彈2型
- 聯邦軍接收D鋼彈後改造而成,除正面裝甲換成防禦力較高的月神鈦合金外,發動機和推進裝置也經強化
- 武裝沿用1型的「七種道具」外也追加了發電機直連式光束步槍(附榴彈發射器)和火箭砲等制式裝備
- 由於是聯邦軍向莫諾頓公司「採購」的機體,型式編號依然為MWS-19051
- RGX-D3 D鋼彈3型
- D鋼彈2型的再改造型,1型原來的部件只佔30%左右
- 裝甲全部換成月神鈦合金,發電機、推進器和可變框架也更換為最新型
- 此機得到聯邦軍的承認,並給予正式編號
- RGX-D4 D鋼彈4型
- 原作中未登場的D鋼彈3型發展型
- 發電機和裝甲進一步強化,並且可跟專用部件「G巡洋艦」合體強化作戰能力
- 薩克頭
- 給高性能薩克的頭加上機械臂,改裝成作業用機體
- RGM-89B 傑鋼改
- AE社以比傑鋼更高性能為目標所作之機體,參考百式改並強化發電機及裝甲材質
- MSA-008/RGM-87 巴吉姆
- RGD-X1 GD攻擊
- GD為Gun Defender的縮寫
- 背部配備四個可動式推進器,擁有比RGM系列更高的性能
- RGD-X2 GD加農
- 肩部配備兩門180mm長管加農砲,主要用作遠距離作戰,也可成為殖民衛星的砲台
- RGD-X3 GD爆破者
- 原作中未登場的長距離支援用MS,全身配備大量重型火器
- 基部一體化,省略了腳部,類似RMV-1的宇宙用再設計版本
機動戰士鋼彈 逆襲的夏亞:貝托蒂嘉的子嗣[編輯]
- RX-93-Nu2 Hi-ν鋼彈
- ν鋼彈的完成型態,俗稱海牛,在小說中取代ν鋼彈出場
- 翼狀感應砲同樣是六具,不過可以回收充電。武裝方面則多了一挺光束軍刀以及雙臂的機槍
- 漫畫版追加直連拉·凱朗姆作為能量來源的超級光束砲
- MG Ver.Ka鋼普拉追加了套上ν鋼彈HWS裝備的FA-93-ν2HWS
- MSN-04-2 夜鶯
- 配備十挺感應砲,裙甲追加隱藏式機械手臂的重裝版沙薩比
機動戰士MOON鋼彈[編輯]
- AMX-123X-X 月亮鋼彈
- MRX-013-3 G-Doors
- AMX-123X 巴爾基爾
機動戰士鋼彈0096:Last Sun[編輯]
後宇宙世紀[編輯]
機動戰士鋼彈F90[編輯]
地球聯邦[編輯]
- F90 鋼彈F90
- U.C.0111年出廠、F9系列的試作機體
- 一共製作了2台,1號機為藍白塗裝,2號機為深紫色塗裝
- 漫畫《Fastest Formula》中2號機的塗裝為藍紅白三色
- 兩機分別搭載了擬似人格系統「TYPE A.R.」及「TYPE C.A.-Ⅲ」[6]
- 以「回歸MS原點」為設計目標,在小型化到15公尺同時進行極限輕量化,把與MS動作無關的構造物排除(僅留下自衛用的頭部火神砲)
史上最騙錢企劃- 機體上設有11個外掛接點,讓F90可以根據不同需要掛載對應裝備
- 可選用裝備多達26種,以英文字母A-Z識別
- 初出時只有10
+1套裝備有正式設定(當中兩套分別綁定F90Ⅱ和F90Ⅲ),到2019年F90終於MG模型化同時萬代推出「F90 A to Z PROJECT」逐漸補完餘下的裝備 - 當中的V裝備(V.S.B.R./新型武器試驗)經改良後成為了F91的標準裝備
- 部分裝備可混合使用,如漫畫版裡就曾把A(Assoult Type/長距離侵攻)、D(Destroied Type/近接戰)、S(Support Type/長距離支援)三種裝備的一部分裝備成為ADS全裝備型
- BB戰士系列也出現過把P(Plunge Type/大氣圈突入)和V兩套裝備混合成P.V. Special
- 初出時只有10
- 進行測試時2號機被火星吉翁奪走,1號機受命追擊,兩機在火星吉翁基地內
上演了一年戰爭的名場面戰鬥後雙雙大破- 1號機在漫畫版《Climax U.C.》中修復後,在0123年的Frontier Ⅰ事件中由ナナ・タチバナ(該作第2代主角)使用(V裝備),成功令雙胞胎哥哥シュテイン・バニール撤退
- 《鋼鐵的七人》中1號機於0136年由鈴木稔搭乘、使用I裝備 (Intercept Type/迎擊)參加「神之雷攻略作戰」,雙腳被破壞、推進器損傷後充當飄浮砲台掩護托比亞的X1全覆式,與蘿絲瑪莉的亞拉納.亞比裘成為最終存活的兩機
- F90II 鋼彈F90Ⅱ
- S.N.R.I.回收F90 2號機後發現機體雖然有60%處於大破或欠損狀態,但包含發動機在內的動力部和制御電腦等並無損傷故予以修復
- 主要變更點包括腳部形狀改變、神經網路電腦換成生化電腦、發動機改良等
- 另外也把火星吉翁改裝時拿掉的換裝系統再導入,可以用回原來的換裝系統
- 故此也有著F90'(Dash)的別名
- 漫畫版《Climax U.C.》中,ナナ・タチバナ搭乘本機使用L(Long-range Type/長射程)裝備參加伊盧延卡要塞攻略戰,利用超長射程擊落多數敵機
- 及後與シュテイン交戰時因電腦不全而在近接戰中處於下風
- 最後更因電腦錯誤而行動不能,被シュテイン以「與父親最後的約定」為理由放過
- S.N.R.I.回收F90 2號機後發現機體雖然有60%處於大破或欠損狀態,但包含發動機在內的動力部和制御電腦等並無損傷故予以修復
- F90IIIY 聚合鋼彈
- 以F90 3號機為素體加上Y(Youngstar Type)裝備的設計意念開發而成
- 另有傳聞指有F90Ⅲ X(Xtra Type)和F90Ⅲ Z(Zero Type)的存在
- 可以透過更換背包使用F90系列的外掛裝備,更追加可以透過接點提供能量的機能
- 與F91同時期開發,擁有不輸F91的性能
- 搭載與F91相同的生化電腦,能做出與F91同樣的MEPE效果
- 開發時已得悉競爭對手AE社的影子方程式計畫,同時汲取前面兩台F90強奪事件的教訓而導入了核心戰機系統
- 以F90 3號機為素體加上Y(Youngstar Type)裝備的設計意念開發而成
- F90ⅢY改 聚合鋼彈改
- 在聚合鋼彈的設計上再增加原來的F90 Y裝備的元素而成
- 上半身可透過把頭半埋入軀幹與接合推進器的方式變形成戰機型態,稱為「試作型Top Fighter」
- 這種方式成為了日後V鋼彈的變形方法基礎
- F70 加農鋼彈
- 以F90 S裝備量產化為前提製作的MS,也是F71 G加農的試作機,所以本機也被稱為「試作型G加農」
- 位於背部的主武裝有三連裝機砲、150mm高射炮、光束加農三種選擇
- 最佳化後機體部分性能比F90(S裝備)更高
- 不過作為開發方的S.N.R.I.本身不具量產機體的設施,而且本機構造複雜讓整備性低下,加之當時正處於軍縮時期,以暴動鎮壓的主要用途而言機體的價格太高而且能力過剩
- 故此地球聯邦軍在委託AE社進行正式量產時重整設計,省去過剩的機能變為
雜魚G加農
- 故此地球聯邦軍在委託AE社進行正式量產時重整設計,省去過剩的機能變為
- RGM-89ST2 STガン
- MSA-0120
- AE社開發的小型高性能MS,RGM-109 Heavy Gun的發展型
- 混入了吉翁尼克的設計,外型上與其說是RGM系的發展型不如說是迪坦斯系機體的後繼者
但那個跑錯棚般的外觀完全搞不懂是怎樣生出來的 - 雖在首輪審查的四項評價中在「最大出力」和「耐久性」[7]中勝過競爭對手F90,但在二次審查的模擬戰中被對方在1分鐘內擊墜
- 本機的落敗打破了AE社在軍需產業中一直以來的的壟斷地位,也讓AE社進行「影子方程式計畫」盜取F90的資料開發RXF系列機體
火星吉翁[編輯]
- OMS-06RF RF薩克
- OMS-07RF RF古夫
- OMS-09RF RF德姆
- OMS-14RF RF蓋古克
- OMS-15RF RF甘恩
- OMSM-07RF RF茲寇克
- OMAX-03RF RF阿薩姆
- OMS-90R 鋼彈F90 (火星獨立吉翁軍規格)
- 火星吉翁在奪走F90 2號機後大幅修改,塗裝改以白色和紅色為主
- 外裝有八成被換走,外掛接點也被移除,單體能力比原型機更高
- 左肩追加了釘甲,兩腕設有能供給大量電力的接點,有說是為裝備光束盾牌作準備
- 機體重量增加,機動性比原版低,但近戰防禦力較原版高
- 火星吉翁在奪走F90 2號機後大幅修改,塗裝改以白色和紅色為主
- OMAX-01 グランザム
機動戰士鋼彈 影子方程式F91[編輯]
- F71B G加農發展型
- G加農的性能向上型,曾在GBF客串
- RGM-111 ハーディガン
- RXF-91 影子鋼彈
- AE社在小型MS競爭上敗予S.N.R.I.後深怕會就此失去聯邦軍的主力兵器製造訂單,加上得到S.N.R.I.的新主力MS「F91」開發情報的關係,從112年開始以各種極秘手段(包括盜用和間諜等非合法手段)吸收S.N.R.I.的技術
- 開發上參照F90和F91的資料,機體性能上跟F91相若
- 單論瞬間爆發力的話比以往的MS更強,但持久力不足而且會對駕駛員造成莫大的負擔
- 因AE社尚未完成生化電腦故改用高性能學習型電腦
- 另外AE社也未完全掌握V.S.B.R.的技術,在大容量電容器的空間部分搭載通常型光束加農一併使用
- 經過獨自的改造後威力比原版高,可以穿過I力場
- RXF-91A 影子鋼彈改
- 小說版登場,技術人員將在先前的戰鬥中損壞的影子鋼彈改修而成
- 增強了胸部的裝甲,並更換了出力更高的新型發電機
- 由於出力的提高,更換了新型的V.S.B.R.
- RX-99/AFX-9000 新鋼彈
- AE社以影子方程式計畫的資料開發的小型MS,一共生產兩台:
- 1號機由巴茲.加雷姆森駕駛,為深色塗裝,搭載了精神感應框體
- 2號機由奪取機體的蘭德爾駕駛,因為重視戰鬥數據回收搭載了核心區塊
- 兩機的主武裝皆為G-B.R.D.,在光束步槍加上發電機和SFS系統並導入V.S.B.R.的可變速光束技術,擁有戰艦主砲級火力同時也具備機動力
- AE社以影子方程式計畫的資料開發的小型MS,一共生產兩台:
機動戰士骷髏鋼彈系列[編輯]
十字先鋒軍[編輯]
- XM-X(數字)/F97 骷髏鋼彈
- 一稱海盜、骨十字鋼彈
- SNRI社開發的MS,頭部有骷髏浮雕,推進背包則是以在木星圈活動為考量設計的十字形可動推進器,還有連結核心戰機
- 為了應付光束盾成為標準配備的其他第五世代MS,武器多半為近戰武器,射擊武器也以從死角開火作為設計前提
- 背部還有收納ABC披風,在危急時可以展開擋下光束攻擊
- SNRI為了收集測試數據而提供此系列機體,小部分的零件不同是為了測試不同的零件形狀
- 包含之後補全的X0,一共生產了四機:
- X0:SNRI製造的原(預定)3號機,移交十字先鋒軍途中因為運輸船遇襲失蹤,20年後才由回航的木星帝國探測船隊回收
- 原是新造零件與武裝測試機,機體細部與X1/2有所差別,也配備多種測試武裝
- 回收後由木星帝國特殊部隊「蛇足」運用,並進行了多次改修
- 配備可以從雙管光速步槍對折變形而成的光束蝴蝶刀
- X1:金凱度的乘機
- 在和死之旋風隊對決後大破,後改修成X1改,腰間鏈條夾改裝為回旋蛇鞭
- 木星帝國戰役後交由托比亞使用改裝成「骷髏之心」,腰間同時裝備鏈條夾與回旋蛇鞭,追加新裝備雀屏式碎擊弩
- 由於駕駛本身的戰力太過高強,光束盾在對上哈里遜的F91前從來沒有啟動
- X2:薩比尼的乘機,主武裝是長矛型的格鬥武器「射擊騎槍」,來自宇宙巴比倫
- 被托比亞分離出核心戰機後被木星帝國修復成X2改,不過因為核心戰機無法以木星科技重現,推力有所下降,也無法完全分離合體
- 取得X2是木星帝國MS科技的轉捩點,帝國解析X2後終於做出能夠凌駕F97性能的天草等機
- X3:托比亞的乘機,增厚前胸裝甲,並在上面追加裝飾用骷髏浮雕和兩挺格林機砲,兩臂的烙鐵標識器被替換成I力場產生器
- 主武裝「村正狂刀」是兼具射擊以及實體、光束刃機能的新銳武器
事實上是早了十年的GN劍 - 兩臂的I立場最多只能持續運轉105秒,一旦超過時間就會強制散熱120秒,即使兩手輪流使用也仍然有15秒的空窗期
- 主武裝「村正狂刀」是兼具射擊以及實體、光束刃機能的新銳武器
- XM-X1 Kai Kai 全覆式披風(X1改.改)
- 骷髏之心利用X3零件大修後的樣貌,肩膀上裝上全覆式披風,可謂是骷髏鋼彈最廣為人知的型態
- 但其實此設計只是根據原本設計急造出來,原本的設計要到20年後的「X0全覆式披風」才實現
- 藉由雙肩共4基I力場產生器與ABC披風積層而成的裝甲,擁有極高光束防禦能力
- 主武裝是X3的村正狂刀和雀屏式碎擊弩,在托比亞的高超技術下擊破總多木星帝國部隊並最終擊破光之卡利斯托的迪奇托斯
- 骷髏之心利用X3零件大修後的樣貌,肩膀上裝上全覆式披風,可謂是骷髏鋼彈最廣為人知的型態
- XM-10/F97-E 弗林特
- F97系列的地球圈量產版本,捨棄木星圈內使用的裝備以降低成本
- 最終因戰火蔓延到地球圈而無法向聯邦軍銷售(不暴露供給軍火給宇宙海盜)
- 提前生產的機體也只能提供給宇宙海盜以解決紛爭
地球聯邦[編輯]
- F-91 量産型鋼彈F91
- 外觀和基礎性能與試作機沒太大分別
- 駕駛艙蓋上增加了一個小型的V字標記,左肩的「91」右方增加了機體號碼
- 生化電腦的限制因應一般士兵的能力而下調,設計上沒有打開面罩的散熱能力(但有安裝),理所當然也不能發動MEPE
- 雖然依然是高性能機體,但在原駕駛者金凱度面前還是被打得毫無還手之力[8]
- 外觀和基礎性能與試作機沒太大分別
- 哈里遜專用量産型鋼彈F91
- 哈里遜·馬汀專用機體,生化電腦有所改良並解除了限制器,補回打開面罩散熱的機能
- 共有兩代機體,全身以深藍色塗裝
- 第一代以增加試作機改修而成,在與金凱度的骷髏鋼彈X1激戰後以些微之差落敗大破
- 第二代則是以量產型改修而成,初期塗裝跟第一代一樣,後來增加了白色部分
- 在回收伊卡洛斯戰前時哈里遜以「機體狀態有問題」為由把本機留下,「轉交」給鈴木稔使用
- 前往木星決戰前作了大改造盡量回復原版F91的機能,並交由德雷克使用
- 最終決戰中德雷克成功把機體性能推至極限引發MEPE、繞到影之卡利斯托的迪奇托斯背後作出致命一擊,但隨後遭反擊擊墜
- ショートショルダー
SNRI[編輯]
- F99 紀錄突破者
- 登場於「鋼鐵的七人」,首批成功搭載了小型化米諾夫斯基推進裝置的試驗機,只製作了三台進行試驗
- 在搭載額外的能源以及物資的情況,理論上可以在數天內自力航行到木星圈
- 加速、續航以及靈敏度均遠遠領先當代水準,但因為只是試驗機,武裝僅是兼用弗林特的武裝、缺乏火力
- 在木星帝國的襲擊中兩台被徹底擊毀,一台雖然只是推進器被毀,但是備用零件以及資料均被木星軍銷毀
- 包含框體在內大部分零件都是沿用自F-97,也讓托比亞一行人得以用來修復自己的機體
- F89 鋼彈F89
- 登場於「骷髏鋼彈 Dust」,F-89只是方便稱呼而冠上的代號
- 缺發開發MS經驗的SNRI,為了能夠逐步達成MS小型化的目標,以確認當前技術力為目標開發了此機體
- 雖然說是過渡機體,但完成度高,零件也能夠兼用AE社的零件,並且能依照任務選配裝備
- 相對當時的主力MS尺寸已經超過20M,本機在維持更高的性能下,成功保持在18M的大小,可以說是SNRI當下技術力集大成
- 綜合性能來說可達到甚至稍微高於F90的水準,但是不及後來開發的F-91系列
- 部分讀者嫌棄的彎鉤狀天線其實有傳統的直線版本
木星帝國[編輯]
- EMS-06 巴塔拉
- 名字為西班牙文,有戰鬥、戰爭、交戰等意思
- 主攝影機為單眼監視器,需要進行較精密的瞄準時才會降下類似方框風鏡外型,簡易的瞄準強化模具
- 推進器集中在大腿部,全身不設置其他的向量噴嘴,而小腿以下也僅只有起落架的功能,步行能力低落
- 手部也只在雙肩增設簡易的護盾,以及腕部的光束盾產生器
- 總之就是各部位的構造強調功能單純,不增加更多功能、不內藏武裝,造價便宜的陽春機體
- 不過高整備性、零件通用性、動力爐出力充足而可以使用多種武裝,加上功能單純也讓操作十分容易(連只開過作業機具的托比亞都能快速上手),其實是非常優秀的量產機
- 地處偏遠的木星缺乏資源,因此不論是MS還是MA的設計都是以簡單、維護方便、零件可以互通並且便宜為設計原則
- 本機的設計理念被用在各個木星MA甚至MA上,可說是它奠定了木星帝國MS的設計基礎。
- EMS-07 艾雷巴多
- 名字為西班牙文,有提升、提拔、高尚等意思
- 將EMS-06的頭部換上強化索敵性能的頭部,後背部增加魚鰭式噴嘴,並且左手換成了有光束機槍及格鬥爪的複合腕
- 屬於指揮官及護衛隊用機,為EMS-06的高級版本
- 有護衛艾歷哥利拿的人面版本「第歐拿斯」
- EMS-09 瓦岡
- EMS-10 比達・巴達拉
- EMS-VSX1 夸巴塞
- 死亡旋風隊的三機之一,為了對抗宇宙海盜特化的機型
- 最大化攻擊能力:近距離主武裝是雙臂上的鞭狀光束燒灼裝置「蛇手」,用以對付配備光束盾的機型;中距離主武裝是可投擲的光束切割刀暨光束盾,遠距離主武裝則是頭部MEGA粒子砲
- 可變形成機動力驚人的鳥型MA,其他方面的性能也在同隊的其餘二機以上
- 有以交給新人類運用為前提少量量產,和原裝機的差別在於「蛇手」僅有一具,而另一隻手改為握持光束步槍以降低成本
- 被駕駛X1改的金凱度徹底破壞,不過駕駛吉里[9]和死亡旋風隊其他兩機的駕駛一樣活了下來
- EMS-VSX2 巴比茲
- 死亡旋風隊的三機(ry
- 最大化妨礙能力,全高僅有10公尺且大幅輕量化裝甲,連薩克機槍都可以破壞之
- 相對地迴避攻擊的能力極強,唯一的武器—二連裝針狀步槍也有強大的貫穿力,干擾對手行動的能力極強
- 木星帝國空降地球後據知破壞了地球聯邦軍的數個基地,後來才被托比亞擊敗
- 機體被SNRI回收後改造成亞拉納.巴比茲
- EMS-VSX3 多托加
- 死亡旋風隊的(ry
- 最大化防禦能力的大型MS,不過尺寸也只是相對同時代而言顯得巨大
- 因為機動力低下,主要攻擊方式是以內藏的六具快乾氣體封鎖意圖近戰的對手行動,再用雙手的巨鎚或是背後尖刺狀的光束槍乘勢反擊,巴恩斯以此機輕易擊毀了多架宇宙海盜的巴提拉
- 然而作為殺手鐧的快乾氣體最後被托比亞反過來利用擊敗之:在將之引到狹小的太空梭返回艙附近後,托比亞用村正狂刀貫穿儲藏氣體的裝甲令其動彈不得後,對其沒有設置快乾氣體擴散裝置防護的左肩關節進行攻擊令其癱瘓,但托比亞因為敬重沒有殺害巴恩斯
- 機體被SNRI回收後改造成巴拉.多托加
- EMA-03 坎格里約
- 木星的新銳MA,為對艦用的機體,外型類似螃蟹
- 秉持設計單純及造價便宜的原則,本體分為左右兩側,右側為駕駛艙及攝影機,左側則是動力爐,並且直連戰艦等級的MEGA粒子砲
- 機身有多座可旋轉砲台,機身兩側配有格鬥爪,爪上也有光束砲
- 雖然外表看不出來,不過零件大多通用木星的MS,造價十分便宜
- EMA-04 艾利法蒂
- 木星帝國的新人類用試製MA,配備多具BIT以及標誌性的光束象鼻砲,前頭還裝有捕獲MS用的巨爪
- 在木星襲擊戰防衛基地,被托比亞找出弱點並給出致命一擊後由金凱度繼續重創,最後撞上其他敵機而被破壞
- EMA-06 艾歷哥利拿
- 艾利法蒂的後繼機型,表面上的駕駛員是貝那蒂,事實上是由杜加奇總統透過生化腦操縱,讓貝納蒂坐在駕駛艙只是為了把不聽話的她當作祭品
- 多出了雙臂,手持武裝是一把大刀,自保能力也大為強化
- 和剛拿到X3而不習慣操作的托比亞陷入鏖戰後,被對方用意外解除限制的村正狂刀劃開,並取出裝有貝納蒂的駕駛艙部分
- EMA-07 羅迪拉斯
- 木星早期研發出來的MA,基本武裝為直連動力爐的MEGA粒子砲以及單肢格鬥爪,格鬥爪尖有小型光束刃
- 構造單純,只是動力爐外面再加裝粒子砲、格鬥爪和推進器而已
- 震動鋼絲並非本機標準裝備,是卡拉斯因個人喜好才加裝上去
- 鋼絲難以察覺而且殺傷力高,但慣性會導致自己也受到傷害,駕駛員得有高強技術才能彌補此缺陷
- EMA-10 迪比尼達多
- 新人類用大型MA,一共生產了九架(作戰時只有八架出擊),全部由杜加奇總統和他的生化腦分身駕駛
- 不過總統執意自己毀滅地球,只讓本尊駕駛的一架降下地球
- 全機上下都是核融合反應爐和核彈頭,等同把機體自身當作核彈,還配備了大量重型武器以及難以閃躲的羽翼感應砲
- 為了避免總統的作戰目標得逞,托比亞用斬人棍(還有削彈頭)的戰法慢慢打倒對方,再用機體自身堵住對方的光束砲發射口令其自毀;杜加奇本人則被金凱度解決
- 新人類用大型MA,一共生產了九架(作戰時只有八架出擊),全部由杜加奇總統和他的生化腦分身駕駛
- 根保
- EMS-06-P アラナ・バタラ
- EMS-12 アラナ
- 天草
- 初次登場於「鋼鐵的七人」的前傳「骷髏之心」,為木星帝國開發的無人機,由利用阿姆羅基因製造的生化腦操縱
- 關於基因樣本的來源,有採集自核心戰機和由木星帝國內應提供兩說
- 在「鋼鐵的七人」登場時是一般駕駛員駕駛,實體盾也改成了光束盾
- 木星帝國透過解析XM-X2讓MS的設計和研發大幅進步,本機體是首個綜合性能凌駕海盜軍鋼彈的木星機體
- 可是因為技術不足,導致該機體無法成功小型化,完成後仍有18公尺的大小
- 看起來是雙眼,但其實面罩下是單眼的軌道式攝影機
- 曾在超級機器人大戰系列作裡出場
- 初次登場於「鋼鐵的七人」的前傳「骷髏之心」,為木星帝國開發的無人機,由利用阿姆羅基因製造的生化腦操縱
- 柯爾尼格斯
- 因普爾斯・柯爾尼格斯
- 迪奇托斯
- 登場於「鋼鐵的七人」,卡利斯托兄弟於木星決戰時駕駛的次世代型可變MS,共生產兩機,機體設計、武裝配置與黑白機身塗裝左右相反
- 正式名稱分別為「尤理斯迪斯・西尼斯特拉・迪奇托斯」和「利貝爾達斯・迪庫斯特拉・迪奇托斯」
- 能變形為手掌般的MA形態,以四隻手指(MS形態的四肢)的I力場產生巨大「握力」直接捏碎敵人
- MA形態下有著背部沒有I力場覆蓋的弱點,但因理論上沒有機體能追上本機的速度所以不成問題
- 木星帝國的機體中第一個推出鋼普拉套件的
- 登場於「鋼鐵的七人」,卡利斯托兄弟於木星決戰時駕駛的次世代型可變MS,共生產兩機,機體設計、武裝配置與黑白機身塗裝左右相反
- 艾爾哥布帖
- EMS-06 バタラ
- EMS-10 ペズ・バタラ
- アンヘル・ディオナ
- モノボール
蛇之足[編輯]
- JMS-06 章魚博士
- 巴達拉・堅輪型
- EMS-TC02 幽靈
- 木星帝國利用F99以及天草的資料開發的行星兼高速移動試驗機
- 因為缺乏抑制光之翼大量能量的技術,全機上下裝備了多具小型噴射口以及I力場產生器,攝影機還裝上了木星帝國少有的雙眼面罩,不過還是因為散熱問題只能運行15分鐘,出力也非常不安定而會產生稱為「幽靈之光」的閃爍光輝
- 本身則是光束武器運用機,藉由高出力I力場產生器可以妨礙敵方的光束盾生成,還有
像觀星者的優越的對光束抗性,連VSBR和光刃都能擋下
- 本身則是光束武器運用機,藉由高出力I力場產生器可以妨礙敵方的光束盾生成,還有
- 具有從地球航行到木星的能力,然作為混合OS一部分的生化電腦沒有解析完全還和本機OS相沖,最後遭到封存
- 另外此機本來可以變形成巡航型態「蜃景鳥」,後在開發過程中被放棄
- 被蛇之足奪取後加裝出力比原型提升12%的蝴蝶破壞刀B
- EMS-TG02 幽靈鋼彈
- 幽靈利用X0的零件改修並塗上對光束及實彈銀色塗層的形態
- 最終戰後光束塗層全部掉落,15年後利用拼湊零件修覆後再度稱呼為幽靈
沙卡斯[編輯]
- EMS-TC04 迪斯菲茲
- EMS-TC04改 迪斯菲茲・摩爾
- EMS-TC01 拉羅
- EMS-TC03 拜拉莉娜
- EMS-TC05 加拉哈德
- EMS-TC06 班索
- EMS-TC07 古雷戈
- EMS-TC-G01 基爾恰克
- EMS-TC-M01 卡爾梅洛
- EMS-TC-S01 艾斯畢拉爾
無敵運送[編輯]
- Anchor
- 名工「フランク・オズ」以F89骨架為主體所製造的MS
- 使用作業機零件以獲得高補給性,部分零件可以食用
- Anchor V2
- 為了對精神感應鋼彈專用光劍イカリマル更加活用而改修
- 獲タガナス提供高精度零件
- Anchor V3
- 背部加裝上和幽靈同樣水平的小型化米諾夫斯基推進裝置
- 因為出力提升導致イカリマル能完整展開
- チャッペ
- クレイン
- ビクトリー・イージー
- XM-X13 骷髏鋼彈X13
- ブラン・ファントム
- ヴェルダン
- グラ・ディアス
- ガナビィ
- カルメン
- ガザ・レイ
タガナス[編輯]
- JMS-W04 ウォズモ
- 木星製作的新型MS,雖然是新型機,但高度卻來到了18.5M,並以作業用MS的名義販售,全身除了兩腕的光束盾沒有其他裝備,也沒有安裝可供光束武器使用的能源供給線路
- 事實上從可使用兩面光束盾這點就已經暗示買主,只要簡單的改造就能讓它使用光束武器,也留很多改造的空間
- 因應光束武器退出主流戰場,實體武器興起,本機體也設置了重裝甲
- 木星圈地處偏遠,現況無法得知,但能夠確定相較其他殖民地,即使不富有,也仍是少數資源不虞匱乏,且保留(相較之下)高技術力的國家
- 木星的鴿派以及鷹派共識下,為了賺取外匯而研發,是熱銷商品。之所以用作業MS名義販售,是為了避免地球圈的猜忌
- 其實木星仍能自行研製小型MS,只是到了UC160年後,地球圈小規模動亂頻繁,各國國力衰退,早已沒能力維護精密的小型MS,相較之下18M以上的大型MS較容易維護及改造,更受市場青睞
- キュクロープス
- 幽靈V2
- 幽靈V2改
- 黑色幽靈號
- CRX-007 ヴォルケーノ
- CRX-139 ハンブラ-B
- CRX-044 アッシマック
- CRGM-119 ジェムズガン改
ムーンムーン[編輯]
- オーテングー
- ミガッサ
- ムラサメ
黑狐團[編輯]
- RX-160 拜亞蘭
- RMS-108 馬拉塞改
ブレイカーズ[編輯]
- アドマモス
- マトマーシュ
- ビアッゴ
- ヴェテラーノ
- RMS-112R マガツキ改
ザビ・ジオン[編輯]
- ガブレロ
- サンドードック
讃美歌之國[編輯]
- ヴァケ・ザム
- カングラザム
- バロック
- バロック改
フロンティアIV[編輯]
- G・G(ゴージャス・ガンダム)
- R・G(レッド・ガンダム)
- B・G(ブラック・ガンダム)
電玩遊戲[編輯]
CROSS DIMENSION 0079[編輯]
- RX-78XX 妖精鋼彈
- 次世代MS開發計畫「G-4計畫」中,聯邦陸軍以G-3鋼彈為基底製造的特殊作戰用MS
- G-4計畫最早出現在MSG漫畫之中,雖然近年來計畫名字有納入官方設定但內容全貌仍有許多不明之處
畢竟當年搞出了空軍生出完全不合當時科技水平的GT-FOUR的設定
- G-4計畫最早出現在MSG漫畫之中,雖然近年來計畫名字有納入官方設定但內容全貌仍有許多不明之處
- 能力全點機動力,武器僅有腰間的兩把光束匕首以及90mm機槍和頭部火神砲
- 資料不知為何在很多坊間書籍中被鬼隱,只有2013年版的MS大全集等書有完整設定
- 次世代MS開發計畫「G-4計畫」中,聯邦陸軍以G-3鋼彈為基底製造的特殊作戰用MS
- MS-08TX 伊弗利特
- Zimmad社開發,和古夫在次期陸戰主力機競標中落敗的機體,同樣側重白兵戰
- 一共生產了八架,其中一架原裝機在和妖精鋼彈激戰後雙雙大破
蒼藍命運系列[編輯]
- RGM-79BD-0 蒼藍命運0號機
- 新版漫畫中補完的0號機
- 克爾斯特.莫賽斯博士帶著
考試題目EXAM資料[10]叛逃至地球聯邦後所開發的資料收集用機體 - 以陸戰型吉姆為基礎,把
考試EXAM系統安裝在頭部內- 因此原本內置的頭部火神機關砲改為外置式,而且也只有這個武裝
- 外觀上機體各處都有冷卻裝置
- 前臂的盾牌接口也改為散熱器,背包和駕駛艙之間更有外露的冷卻用管線
- 雖然相比起原本的的陸戰型吉姆機體出力和冷卻裝置均有所強化但依然不足,所以後來的實戰型機體都改以陸戰型鋼彈為基礎
- 搭載EXAM系統的頭部則直接移植到1號機身上
- RX-79BD-1 蒼藍命運1號機
- 蒼藍命運系列最廣為人知的機體,駕駛由主導EXAM系統開發的嘉村選任為鹿島優
- 這是因為優帶領小隊成功擋下了第一次試驗啟動EXAM陷入暴走的1號機,原先的測試駕駛員在戰鬥中被優所殺(新版變成重傷)
- 由於以陸戰型吉姆為基礎的0號機出力不足,1號機開始改以陸戰型鋼彈為基底,但頭部是直接拔0號的過來用於是變成了吉姆頭的鋼彈
比08小隊還要更早- 也因此引發了這到底是吉姆還是鋼彈的爭論
- 固定武裝非常豐富:外置式頭部火神砲、胸部60mm火神機關砲、胸部有線式導彈、光束劍
- 出於克爾斯特博士的個人喜好,本機的塗裝為深藍色
- EXAM系統發動時,眼部主攝影機會因為機體負荷過高而變為紅色,機體能力也會大幅上升
- 由於系統尚未完成
博士你的0號機是用來幹嘛的,一般駕駛員無法駕馭,會反被EXAM系統擺佈而暴走
- 由於系統尚未完成
- 和伊弗利特改在加州一決死戰後頭部被破壞
- 蒼藍命運系列最廣為人知的機體,駕駛由主導EXAM系統開發的嘉村選任為鹿島優
- RX-79BD-2 蒼藍命運2號機
- 與3號機一同開發,雖仍是用陸戰型鋼彈為基礎,但追加了宇宙戰的能力
- 尼姆巴斯在加州之戰後,查探出地球聯邦軍仍有兩台EXAM機體,搶奪2號機並殺害克爾斯特博士
- 用回鋼彈型頭部,外型和武裝除背包外跟1號機差不多,塗裝也同樣在克爾斯特博士的個人喜好下塗為深藍色
- 尼姆巴斯在搶奪2號機後也基於其個人喜好把肩膀塗成紅色
- 由於機體尚未完成不像3號機般有搭載安全裝置,EXAM系統的使用時間沒有限制
- 逃至宇宙後在SIDE 5(EXAM系統的誕生地)外圍被優等人追上,一番死鬥後駕駛艙被3號機以光束劍刺穿
- RX-79BD-3 蒼藍命運3號機
- 與2號機一同開發,同樣以陸戰型鋼彈為底追加了宇宙戰的(ry
- 部分遊戲為突顯兩機的分別,3號機一般被設定為較擅長宇宙/射擊戰,2號機則較擅長地面/格鬥戰
- 2號機搶奪事件中幸存,並交由駕駛1號機的優使用
- 有加裝限制器,EXAM系統使用時間為600秒,以避免對駕駛員造成過量負擔或機體過熱
- 機體尚未完成塗裝,只有胸部(駕駛艙門以外)、裙甲的上半部和背包等為深藍色,其餘地方則為白色
- 優等人追至SIDE 5後發現2號機並展開激戰,最終頭部被2號機以頭部火神砲擊毀
- 戰後被地球聯邦軍回收、裝上吉姆頭部後成為「RX-79BD-3Re 蒼藍命運3號機改」,但沒有EXAM系統下就只是一台普通的鋼彈
- 出現於遊戲和《鋼彈EXA》之中
- 與2號機一同開發,同樣以陸戰型鋼彈為底追加了宇宙戰的(ry
- MS-08TX[EXAM] 伊弗利特改
- 裝備EXAM系統的伊弗利特特裝型,駕駛為尼姆巴斯.修拉肯
- 腳部增裝了兩具六連裝飛彈發射器,除此之外主要以手持的兩把電熱刀戰鬥
- 和蒼藍命運1號機在加州一決死戰後大破,機體去向有兩種結局:
- 被對方擊落墜海(高山漫畫版)
- 被前來支援的德姆小隊救出駕駛後破壞,以防落入聯邦手中(MISSING LINK)
基連之野望系列[編輯]
- 高機動型鋼彈
- RX-78T 鋼彈(迪坦斯規格)
- 外觀與原本的鋼彈一樣,塗裝則為全機深藍色
- 性能比原版高,光槍也改為使用E-Cap彈匣技術
- RX-178-X0 鋼彈MK-Ⅱ試作0號機
- 性能不單比鋼彈高,也比後來的鋼彈MK-Ⅱ高得多
- 相對地整備性和操作性都非常低,主武裝的光束步槍威力雖高但準繩度很差
- 裝甲也是使用舊世代的鈦合金,防禦能力極低
- MS-15B 高機動型甘恩
- 全身上下追加推進器,格鬥武裝換成光束長槍
- MS-15C 甘恩加農
- 兩肩追加加農砲,增加中遠距離支援能力
但如此一來手上的光束劍就成了廢物
- MS-15F 甘恩M(マリーネ)
- MS-15KG 甘恩戰士型
- MS-15S 甘恩先行量產型
- MSN-02R 高機動型吉翁克
- 鋼彈(吉翁規格)
- RX-78/C.A. 卡斯巴爾專用鋼彈
- 出現於IF劇情:一年戰爭後夏亞恢復本名,成立新吉翁並向地球聯邦宣戰
- 加入吉翁國籍的原聯邦軍白色木馬的成員,將一年戰爭中聯邦軍的名機RX-78-2的技術資料交給新吉翁軍
- 機體融合了聯邦和吉翁的技術,性能比原版高
殖民地墮落之地[編輯]
- 犀牛式
宇宙世紀的高出力型異端鋼彈紅色機,以薩克Ⅱ為素體開發的大型光束砲實驗機- 內置陸戰艦艇的熱核引擎
宇宙、閃光的盡頭[編輯]
- RX-78-4[Bst] 鋼彈4號機[Bst]
- 鋼彈4號機的完全體,主要武裝是直連動力爐的長程步槍,駕駛為魯斯.克塞爾
- 然而設計不全導致發射成功後機體因超載自爆,魯斯戰死
- 也因此在多數遊戲中4號機的長程步槍都有著「需長時間集束、冷卻時間極長、但威力極大」的特點
浪漫炮,在MSGO中甚至在集束完成而不開炮的話便會持續損血至自爆為止
- 也因此在多數遊戲中4號機的長程步槍都有著「需長時間集束、冷卻時間極長、但威力極大」的特點
- RX-78-5[Bst] 鋼彈5號機[Bst]
- 鋼彈5號機(ry,主要武裝是大型實彈加特林機關炮,駕駛為弗特.羅姆菲洛
U.C.0081 水天之淚[編輯]
- RX-81AS G-LINE突擊裝甲型
- 追加吉姆打擊型增生裝甲,背後裝備七具推進器以及突擊加農砲的G-LINE,主武裝則是
騎士鋼彈的電熱長槍- 突擊加農砲能換裝成兩門全自動射擊的機砲「加特林毀滅者」
- 追加吉姆打擊型增生裝甲,背後裝備七具推進器以及突擊加農砲的G-LINE,主武裝則是
- MS-08TX/N 伊弗利特夜戰型
- 伊弗利特的改裝機型,藉由干擾裝置以及紫黑色塗裝把被發現的可能性降到最低
- 配備的四把苦無還有武士刀都是癱瘓敵機用的武器,不過也有裝備機關炮和MMP-80機槍等殺傷性兵器
- 一度因為敖德薩的陷落被聯邦拿去研究,直到U.C.0081才被吉翁殘黨奪回
MISSING LINK[編輯]
- RX-79[G]SW 奴隸幽靈
- 陸戰型鋼彈的重裝備特裝機,駕駛為崔維斯.柯克蘭
- RX-80PR 蒼白騎士
- 以鋼彈5號機為基底開發的MS,裝備了改良EXAM而來的「HADES」系統,系統名縮寫和死神的寫法正好一樣
- 一年戰爭結束後落入吉翁殘黨手中
- 名字源自新約聖經啟示錄中騎乘灰馬,殺戮1/4人類的騎士
- AMX-018[HADES] トーリスリッター
- 灰騎士被新吉翁改造後的型態,背後加裝多具精神感應兵器
其他[編輯]
- MS-19 多梅爾
- RGM-79F/RGM-79[GRS] 裝甲強化型吉姆
- 聯邦軍的強襲用MS,可以使用光束散彈槍、磁軌砲等先進武器
- RGM-79S 吉姆斯巴達型
- 聯邦軍在亞熱帶戰場投入的機型,因此相當重視匿蹤性
- 除了盡可能降低感應器的被偵測性外,武器也都是近距離特化以執行隱秘任務
- 此機後來成為吉姆突擊型系MS的原型,戰後也有部分繼續服役
- RGM-79FP 吉姆打擊型
- 裝備光束魚叉以及增裝裝甲的白兵戰特化型吉姆改,活躍於東南亞戰線
- 0096年時出現以吉姆Ⅱ為素體改修的簡易打擊型,增加裝甲有所減少
- MS-05L 薩克I狙擊型
- 薩克I裝上強行偵察型薩克頭部以及擴充背包的型態,負責進行狙擊任務,基本上無自保能力
- 激戰任務出現加裝鐵拳火箭彈的指揮官規格機
- MS-06V 薩克坦克(砲擊規格)
- 背包上加裝
逆流的馬傑拉戰車砲,手持武器則是兩挺MMP-80機槍
- 背包上加裝
- 銀槍
- 出場於夏元雅人的漫畫「鋼彈遺產」,以肯普法為基體進行燃料空氣彈攻擊的特殊攻擊機
- 駕駛本機的莉莉安稱之為「繼承馬略特意志的鐵鎚」
- U.C.0084年吉翁殘黨意圖護衛本機襲擊SIDE-3,然而燃料空氣彈組件被梅.卡溫寫入固定殖民地的「遺產系統」無法運作,莉莉安得知攻擊失敗後陷入崩潰,結局不明
GUNDAM EVOLVE[編輯]
EVOLVE 4[編輯]
- RX-78-GP03S 鋼彈試作3號機P-spec(核心戰機搭載型)
EVOLVE../9[編輯]
- MSZ-006-P2/3C 紅Z(Ζ鋼彈3號機P2型)
- 給予強化人運用的MS,駕駛為「紅蛇」由莉.亞吉薩
- 外裝甲、武器都和原機有相當大的差異
- MSZ-006-3A 白Z(Ζ鋼彈3號機A型)
- 駕駛為阿姆羅.雷
- MSZ-006-3B 灰Z(Ζ鋼彈3號機B型)
其實是橘色的- 火器管制能力增強的改良型Z鋼彈,駕駛為松永真
- QRX-006 ゲミヌス
- ハスター
宇宙紀元[編輯]
- 詳見機動戰士鋼彈SEED系列機械列表條目
西曆[編輯]
- 詳見機動戰士鋼彈00機械列表條目
未來世紀[編輯]
機動武鬥傳G鋼彈外傳 翔龍傳說[編輯]
- 卡蜜拉鋼彈
- 新羅馬尼亞代表鋼彈鬥士,駕駛為卡蜜拉
- 鱷魚鋼彈
- 新澳洲代表鋼彈鬥士,駕駛為威爾.霍根
- 武士鋼彈
- 新帛琉代表鋼彈鬥士,駕駛為太郎.宮島
後殖民曆[編輯]
G-Unit[編輯]
- 詳見新機動戰記鋼彈W條目
災後紀元[編輯]
- 詳見機動戰士鋼彈 鐵血孤兒條目
Build系列[編輯]
鋼彈Build Fighters、鋼彈Build Fighters TRY[編輯]
- Battlogue關連的鋼彈模型請參見各自主條目
鋼彈創鬥者炎[編輯]
- Ζ鋼彈炎
- 主角「紅炎勇星」以「HGUC Z鋼彈」為基礎改造的鋼彈模型
- 標誌性武裝是
HJ附錄烈雷劍.炎,本體的變形功能也有保留
- Hyper Ζ鋼彈炎
- 勇星被「神秘日本宗師」徹底擊敗後改修的Z鋼彈炎
- 命運鋼彈炎
- 飛翼鋼彈零式炎
- 勇星的最後「座機」,他也駕駛這架機體贏得鋼普拉對戰錦標賽冠軍,然而後來他把模型交給朋友保管了
- 該作唯一推出HG套件的原創機
- 雪崩型能天使鋼彈
- マツシタ・トシカツ拿「HG能天使鋼彈」改造、基本上就是沒有腳部推進單元和換裝
Hobby Japan誌上附錄的全刃型GN劍Ⅳ的雪崩突進型能天使
- マツシタ・トシカツ拿「HG能天使鋼彈」改造、基本上就是沒有腳部推進單元和換裝
- 古夫SS特裝型
- ガンダムスローネトリニティSSカスタム
- ピンクアッグ
- 鬼ゾゴック
- 神威鋼彈極
- 「神秘日本宗師」使用的鋼彈模型,近距離和遠距離的戰鬥都很拿手
- サイコ・ガンダム・インフェルノ
- 感應鋼彈的魔改機,在錦標賽中擊敗了蘇我勝太
- 頭部是骰子鋼彈,可以分離繼續戰鬥
- 鋼彈DXtreme
- 蘇我勝太製作的模型
- グリーンVダッシュガンダム
- ラベンダーズサ
- ストライクローザ
- メッサーラSSカスタム
- ジュピタリアンβ
鋼彈創鬥者炎TRY[編輯]
- 羽翼自由鋼彈
- 主角「ソウマ・ツバサ」以「RG自由鋼彈」為基礎改造的鋼彈模型
- 簡單來說就是粗暴地把攻擊自由鋼彈的武器都裝到自由鋼彈上
- 起初沒有名稱,後來在紅炎優華的建議下起了這個名字
- ウイングガンダムゼロフレイムフェーダー
- 飛翼鋼彈零式炎貳
- フラッグフレア
- 巨山齋胡
- キヤマ・アユ參考「SD戰國傳風林火山編」裡的同名角色,以「HGUC精神感應鋼彈」為基礎改造的
真實比例BB戰士鋼彈模型
- キヤマ・アユ參考「SD戰國傳風林火山編」裡的同名角色,以「HGUC精神感應鋼彈」為基礎改造的
- ジャスティスガンダムダッシュ
- ΖⅡ炎
- 獨角獸鋼彈極
- グフ ルフトヴァッフェ
- ヒルドルブ・ヴィルデザウ
- 超機動殺驅將軍
- 瞬變鋼彈冰河型
- 侍ノ參 戰國異端頑駄無【蒼】
- ウイングガンダムフェニーチェアスール
鋼彈創鬥者D/A/AR/AT[編輯]
- ν鋼彈青焰型
- 結城達也7歲時首次以「HGUC ν鋼彈」為基礎改造的鋼彈模型
- Hi-ν鋼彈青焰型
- 驚異Hi-ν鋼彈青焰A&D
- 驚異攻擊自由鋼彈
- 驚異攻擊自由鋼彈天迴型
- 收藏用高性能薩克青焰型
- ガンダムヘイズルチーフテン
- 鋼彈試作2號機百夫長型
- ニャイアガンダム
- ニャイアガンダムレオーネ
- 重裝鋼彈7號機B●●ST
- ビギニングエボリューション
- コマンドアストレイガンダム
- 索克Ⅲ
- ガンダムナドレ パルティータ
- ジオサザビー
- クロスボーンリボーンガンダム
- 鋼彈TR-1[ヘイズルアレニエ]
- シャッフルガンダム
- Hi-ν鋼彈火力匯集型
- 聖殿鋼彈
- 黑騎士鋼彈
- クロスボーン・ガンダムX2ジュリア
- クランシェ☆アスタ
- DIアダガ・オーディン
- ホットスクランブルガンダム
- ルナゲイザーガンダム
- AXオベロン、AXティターニア
- V2ガンダムイマジンフルバーニアン
- ガンダムAGE-2ゲイジングハウンド
- パパッガイ
- すーぱーふみな アクシズエンジェルVer.
- 神鳥漢摩拉比
- 魯望‧達拉臘以「HGUC漢摩拉比」為基礎改造的鋼彈模型
- アクセルレイトジンクス
- ゴーストジェガンM/F
- 鋼彈M91
- 翔徹攻擊鋼彈閃耀型
- 驚異Z鋼彈
鋼彈Build Divers[編輯]
鋼彈創鬥者潛網大戰突破[編輯]
- 突破型閃光鋼彈
- 亞克以「HGAC
主天使閃光鋼彈」為基礎改造的鋼彈模型 - 從原機的格鬥特化改回泛用型,追加了可透過直連動力爐提升出力的光束步槍和盾牌,兩者在變形成飛行形態「シャイニングベルクート」時分別是機首和機翼,原機的一對光束刀則保留(但改名作光束劍)
- 雖然移除了變身超級模式的裝甲展開機能,但部分結有留下並用於發動必殺技「シャイニング・ブーストフィンガー」之上
- 當亞克仍是潛霸團(Before)時為黑色色調,金盤洗手後(After)則改成白色主色
- 亞克以「HGAC
- G-Else
- 堅以「HG G-Self」為基礎改造的鋼彈模型
- 著眼於擴展四肢末端的機能,集中安裝在手腳上的追加裝備還可分離作遙控攻擊單元「グローアップユニット」:
- 雙臂的グローアップアーム集合了光束步槍、光束劍、鉤爪,盾牌和推進器機能,機翼直接從原機的大氣層用背包上殺肉
- 雙足的グローアップレッグ的腳爪參考了猛禽類的鉤爪,可射出光束
但對比手臂武裝少到不行
- 起初(Before)時是紅白配色,但當堅黑化決定要成為潛霸團之王(After)後改成黑色色調並加裝上面具,即使之後與亞克和好也沒有改
- 沙利葉鋼彈
- 艾索夫以「HG妖天使鋼彈」為基礎改造的鋼彈模型,著眼於強化陸戰和對潛霸團戰性能
- 為更能掌握敵人位置以GNレドームユニット代替原機的GN飛彈筴艙,並在原機武器以外追加一對可透過調整出力、收束和偏向率改變發射模式的GNヒュージキャノン
- 透過追加配件可變形為重戰車形態「GN猛牛」及對地攻擊用飛行形態「GN天翔」,機首追加兩形態共通可用的GNノーズバルカン
- 製作Γ鋼彈
- オノコ以「HGUC里克・迪亞茲」為基礎製作的鋼彈模型
- 名字捏他里克・迪亞茲最初的名字「γ鋼彈」,頭部也改得比較接近鋼彈的樣子
里克海茲爾
- 名字捏他里克・迪亞茲最初的名字「γ鋼彈」,頭部也改得比較接近鋼彈的樣子
- 原機的武裝全數保留(無誤),背部推進器換成了加入準精神感應兵器機能的自製零件,內構也配合機體的重裝化作了補強
- 追加武裝是能用以發動必殺技「列・男震具」的ビームガトリングバズ
- 槍身感測器使用了原機的頭部,起初還想著讓隊員坐在裡面去提高命中率但被反對
- オノコ以「HGUC里克・迪亞茲」為基礎製作的鋼彈模型
鋼彈創鬥者潛網大戰GIMM & BALL's World Challenge[編輯]
- 亂流吉姆
- 興風鋼彈
- 吉姆以「MG吉姆優越型」為基礎改造的鋼彈模型
- 多腳鋼球
- 百式壞
- 瑪琪
抄考FSS的MH以「HGUC百式」為基礎改造的鋼彈模型
- 瑪琪
- 墮獄丘貝雷
鋼彈Build Divers Re:RISE[編輯]
鋼彈創鬥者潛網大戰RIZE[編輯]
- 核心鋼彈利傑
- 性靈鋼彈利傑
- 於與ホマリ的戰鬥中被指責裝備欠缺原創性的リゼ後先後請教テツ和虎狼,從動物園的猛獸當中得到靈感製作出原創裝甲「アニマリゼアーマー」安裝到核心鋼彈利傑上後的形態
- 四肢的リゼマシン各標有代表猛獸(獅子、老虎、熊,狼)的標誌,未合體時會依照其本來動物習性行動(無誤)
- 光束劍刃可化成鞭狀,除能綁住目標外也用以命令リゼマシン們
明明潛網者等級才到C卻習得的必殺技是從所有リゼマシン同時射出光束鬥氣的「アニマランページ」
- 於與ホマリ的戰鬥中被指責裝備欠缺原創性的リゼ後先後請教テツ和虎狼,從動物園的猛獸當中得到靈感製作出原創裝甲「アニマリゼアーマー」安裝到核心鋼彈利傑上後的形態
- 阿吽利傑裝甲戰機
- リゼ為參加「メガ粒子杯バトルカイ」在得夏赫亞建議後以自己的影子為靈感製作出的人型支援機
- 如其靈感來源般會完全追隨核心鋼彈利傑一同行動,透過改變合體部分(雙腳/雙臂)可分別切換為加速型或力臂型
- 戰斗鋼彈
- リゼ的監護人「テツ」製作的SD鋼彈模型
- 四肢在攻擊的瞬間會射出光束
寸勁刃彌補SD鋼彈本身五短格鬥戰時打不遠的問題,讓誤判攻擊距離的敵人因此吃虧 - 必殺技是光束格鬥連打「戰斗技 獅子王メガ連舞」
- マックナイフグラデーション
- ホマリ以「HG馬克刀」為基礎改造的鋼彈模型
- 前臂大型化並各加裝了有3片臂刀的大型單元,用以發動必殺技「フォトンナイフ」
- ガンダムデスティニースカイ
小陸的狂粉ガリュウ以「HGCE命運鋼彈」為基礎改造的鋼彈模型- 概念與本篇裡小陸的天翔型00鋼彈相反,為在命運鋼彈鋼彈之上加入00鋼彈的要素
但結果還是比較像00 - 能發動比Trans-AM更強的「トランザム・エタニティ」,此狀態下可使用必殺技「ハイパースカイブラスター」
編寫建議[編輯]
|
備註[編輯]
- ↑ 該處原為殖民地「姆亞」,被破壞後因為殘骸會持續放出如雷擊般的電流而得此稱
- ↑ 內容物是實彈還是光束至今尚無定論,唯一可以確定的是設計不周全
- ↑ 僅限夏元漫畫版,漫畫裡奧利弗以及凱迪拉克等人響應迪拉茲革命
- ↑ 浪漫史詩《崔斯坦與伊索德》中,騎士崔斯坦的侍從
- ↑ 原本敗色已重的迪坦斯的士氣因為鋼彈出現而重新一振,幽谷也為了獲得戰功再拉抬起士氣,結果就是傷亡更加慘重(詳見此篇)
- ↑ 雖然作品中沒有言明,但一般認為兩個擬似人格系統是對應阿姆羅(Amuro Ray)和夏亞(Char Aznable)兩人
- ↑ 另外兩項「運用成本」和「戰鬥機動力」則由F90勝出
- ↑ 金凱度利用骷髏鋼彈X1的高機動性和F91的V.S.B.R.射角狹小的缺點進行遊擊戰
- ↑ 被破壞機體後因為沒有面目回去木星(會被處決)企圖自裁,但被巴恩斯阻止
- ↑ 裝有NT少女「瑪莉恩.威爾契」的資料的系統,讓一般駕駛員也能和NT駕駛員對等作戰的能力
- ↑ 肩部的四組熱鎔尖刺以及趾部光束
- ↑ リゼ在前往ELバースセンター途中遇到核心鋼彈
險被撞飛後便一見鐘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