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正確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政治正確/political correctness
本條目是一個 |
解說[編輯]
- 根據維基百科的說法,政治正確的是「使用一些用詞及施行部分政治措施,避免冒犯及歧視社會上弱勢群體,譬如不能冒犯少數族群、女性、不同性取向、宗教信仰或政治異見人士,及殘疾人士」。
- 源自1980年代的美國,諷刺對弱勢族群過度保護,甚至因此無理對多數人做出限制的現象,暗示其非事實上的正確。[1]
- 本來此詞的用意是提醒民眾不要因為偏見而有不當的意見表達,然而後來被反對者指稱為矯枉過正,甚至變相打壓言論自由與種族平等。
- 此一現象在21世紀傳播媒體發達後日益嚴重,世界各地每年都有許多因為違背「政治正確」遭到批判甚至封殺的例子。
- 而2019—2020年的武漢肺炎(COVID-19)以及2020年的BLM(Black Lives Matter)更是把此一議題帶至高峰,許多廠商以及個人的自我審查以及批判持續增長其他人的不滿。
由於言論自由對維護社會良好發展的重要性,因此我們可以認為講求政治正確本身是最政治不正確的事,既然政治正確本身政治不正確,那追求政治正確本身就是矛盾的。
- 不過在此風潮下除了民間,仍有不少作品故意反其道而行,其中南方公園就是最知名的案例。
- 另外有些在一開始時政治不正確的詞彙,會隨著時間的經過而變得政治正確;此外有些現象是不管怎麼地用政治正確的詞彙來矯正,都無法避免相關詞彙變得具冒犯性的命運的。[1]
- 政治正確在不同國家和文化背景的用法也會有所不同。
- 歐美地區的政治正確基本上跟SJW有關,尤其是近年來歐美的影視創作常為了迎合風向刻意加入女權意識、多元民族和LGBT的要素。
- 早在以前歐美國家就有嚴格把關任何涉及到色情、血腥暴力、種族歧視、體罰和宗教敏感的要素,而刻意修改日本動漫畫內容的情況了。
- 中國大陸和韓國等反日情緒重的國家和地區對於日本的作品非常有戒心,只要作品裡出現疑似軍國主義的要素就會立刻引來炎上。
- 台灣和韓國在當年因為反日情緒加上政權不民主的關係,而曾有段時間把日本動漫畫中日本文化的要素大幅修改成符合所謂國情的要素,直到民主化後才將日本作品裡的文化要素給還原。
- 歐美地區的政治正確基本上跟SJW有關,尤其是近年來歐美的影視創作常為了迎合風向刻意加入女權意識、多元民族和LGBT的要素。
- 中國大陸有屬於自己專屬的中國特色政治正確,這毫無疑問和中國共產黨的極權掌控有直接關聯,只要市面上的作品對於中共政權、民族觀點等表現出對中共不利的內容時,就非常有可能遭到政府審核查禁或者遭到部份大陸民眾抨擊。
- 隨著中國在經濟和國力的日益強大,對於娛樂產業明裡影響與暗裡滲透也日益加深,許多海外公司就算沒有中國資本加入,也會刻意修改部分內容以配合中國審查制度並賣給所有客群以追求中國市場的銷量與支持。原先,這些公司並不刻意修改內容,只是將在中國大陸發行的產品配合當局政策進行修改,或許可代理商這樣做。
- 不僅中共會這樣幹,就連其他極權政府也會幹出類似的事;且受害者不只動漫,甚至連歷史研究也都會受到影響。[2]一個例子是過去在台灣,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韓愈,因為其「道濟天下之溺,文起八代之衰」、「文以載道」、高舉儒家道統的高大上形象,因此將韓愈和性慾扯上關係的作法,都被國民政府認為是可以成立誹謗罪的[3];但史料顯示韓愈很可能確實非常好色、風流成性。[4][5]
- 事實上除了文化創作和歷史這些經常和「政治正確」扯上關係的領域之外,任何的領域都有可能因為「政治正確」而受害,一個因為「政治正確」而受到波及的例子,是過去蘇聯有經濟學者,只因為在論文中提到「市場」一詞,就受到來自政府的負面影響。
- 不過不管是哪種狀況,政治正確已經淪為SJW和玻璃心強國極權政府等一些人
對號入座並摧毀文化所用的一個理由。可見SJW根本紅衛兵,講求政治正確根本文化大革命。
常見產物[編輯]
- 無理的馬賽克
- 原作核心價值觀的刪改
- 強加少數族裔角色
- 刻意的女權和LGBT要素
- 發揚國威或民族意識
- 對中性名詞的自我審查
簡單來說就是文字獄- 案例如美國民間對疑似種族歧視如「black」、任何含有「man」或「men」的對人士稱呼、男尊女卑、兒童色情、忽視性少數群體等弱勢族群不利的內容,以及中國大陸當局對「血、偷、毒、死」等文字還有宗教相關詞的審查[12]
政治正確下的受害作品及事物列表[編輯]
受害作品 | 出現或是被修改的要素 | 結果 | 備註 |
---|---|---|---|
早年台灣、香港,現時中國引進的日本動畫&漫畫 | 族繁不能備及,詳見翻譯再創作。 在台灣方面,引入的日本兒童動畫作品在早期必須在翻譯上進行修改,故事發生的地方或涉及地點改為台灣。比較著名的例子是引入台灣的《小叮噹》漫畫,主角野比大雄被更名為葉大雄、生活的地方被改為台北、漫畫中出現的日本國旗被塗改為中華民國國旗等。 |
使相關臺詞和畫面不對應,情節不銜接,諺語、比喻等文化意涵隔閡加大 | 不過各地版本原創的片頭片尾曲以及各角色的當地譯名,隨著作品的熱度有相當一部分成為了該世代觀眾共通的經典回憶,或是吸引了許多觀眾學習與接觸日本文化。這個現象可謂日本文化擴張於全球並成為時代記憶的軟實力體現。 例如《無敵鐵金剛》的原創主題曲作家汪石泉於2018年去世時,在告別式現場眾人起身合唱中文主題曲用以紀念。其他詳情或片段可搜尋海外の反応 |
為了在多地區發行,一部熱門美劇、電影往往需要必備非裔、亞裔、有色人種角色,若是ACGN改編電影,則會將原作角色的種族進行更改 近幾年則是比較誇張的會把LGBT等多種屬性與角色綁定 |
雖然有許多典型例子,但部分並不涉及強制政治正確的電影也因為有這類角色而被貶低(如下述的《黑豹》) | ||
撲克牌 | 撲克牌中的J、Q、K分別以銅、銀、金代之,設計出「無性別撲克牌」 | 僅賣出了1500套 | 荷蘭人Indy Mellink認為國王大於皇后是性別歧視而發明這種撲克牌 |
美國amazon網路商店 | 以兒童色情為由無預警下架遊戲人生等作 | 遭到網民的抵制,也有相關連署要求amazon停止此等行為 | amazon時常無理下架動漫周邊也是常被外國網民詬病的一點 |
最後生還者2 | 參見最後生還者2炎上事件 | ||
魔法風雲會 | 名稱含有Corona(冠狀病毒)以及Black的多數卡片 | 含有上述兩詞的卡片在自我審查下被列為禁牌或是改名 | |
星際大戰7—9集 | 女主角Rey就是個純粹的瑪莉蘇,強硬扶植Rey為新任主角的代價就是讓前作的三主角強領便當,甚至否定他們過去消滅銀河帝國、維護和平的事蹟
啟用了相當多的非裔、亞裔演員,部分女性演員的身材也不再苗條,此外電影編劇還考慮過讓登場人物有同性戀關係等 |
在各方面被大量老戲迷罵翻,在影評網站中戲迷與影評人評價兩極 | |
魔鬼剋星(2016真人電影) | 重開機時把原作人物性轉,還讓原作演員客串形象糟糕的小配角 | 因為劇情暴死和票房太慘取消續作計畫 | 連AVGN都呼籲拒看此片 |
猛禽小隊:小丑女大解放(Birds of Prey ) | 超醜的造型,把黑金絲雀改為黑人 | 在影評和媒體炒作下一度評價極高,然而觀眾很快就發現真相而評價暴死 | |
魔鬼終結者6 | |||
霹靂嬌娃 2019版 | |||
黑豹(真人電影) | 以非洲為背景,選角多為黑人 其實劇情不錯,只是因為太被高估而且還入圍奧斯卡,導致在 |
在政治正確下出現票房良好、影迷狂噴的奇景 但主演鮑斯曼在2020年突然病逝,大眾才得知他在大腸癌惡化時拍攝本片 |
另一部作品「上氣」也有政治正確的疑慮 |
女主角也是個瑪莉蘇,戲外演員布麗·拉森也在拍攝期間也有攻擊男性的言論 | |||
「霹靂火/The Human Torch」一角被改成黑人 | |||
新飛天小女警 | 基妮老師胸部被修改 製作組刻意安排貝倫小姐放數千日長假 追加一位黑皮膚女性角色Bliss,並在劇中大喊口號 |
懶人包 | |
六人行 | 2020秋季特別篇的選角 | 在SJW批鬥下,製作人被迫致歉 | 時代背景下主角六人全是白人,配角也以白人居多 |
LoveLive!系列 | 唐可可、鐘嵐珠的人設 | 被認為迎合中國市場而遭到日本和包括中國大陸在內的華語圈網民惡搞,鐘嵐珠的爭議則圍繞在空降和劇情破壞 | 之後還出現了仿香港97的クソゲー「東京2020」 詳見風評被害 |
碧藍航線 | 大量限定服裝下架 | 開服初年就因為泳裝限定服裝太暴露 2020年則出現1日限定的愚人節胸部誓約動畫還未滿一天就被下架一事 三周年活動限定服裝也未在原定期間內待滿便被取消 |
|
我的英雄學院 | 人體實驗者志賀丸太(Shiga Maruta) | 作者出面致歉並將其改名爲殼木球大(Garaki Kyūdai) | 作者稱其名來自死柄木(Shigaraki)+圓(丸)胖(太)。然而丸太和二戰時日本731部隊對人體實驗品的稱呼相同 事件於中韓引發炎上,認為此名稱辱華辱韓,炎上期間有中國網軍認錯作者而燒錯人,而致歉後仍有中國人因其他理由而窮追猛打 |
Little Devil Inside | 長髮辮、厚唇以及深色膚色 | 上述幾點人設全砍 | |
神奇寶貝 | 迷唇姐(ルージュラ/Jynx)的設計 | 皮膚由黑色改成紫色;無印動畫中含原始設計的迷唇姐的集數在美國禁播[13] | 黑色膚色厚唇原本是捏他日本過去曾熱門一時的109辣妹打扮,與黑人無關 |
小剛 | 於橘子群島篇暫時離隊 | 當時動畫要推廣到國外去,由於擔心歐美那邊看到小剛皮膚黝黑會造成問題,所以讓小剛以「擔任內木博士的助手」為由離隊,並讓新角色小健入隊。之後發現這只是杞人憂天後就讓小剛歸隊了(小健則是到大木博士那幫忙了) | |
動畫版《太陽&月亮》第64集 | 美國禁播 | 小智把臉塗黑扮成投擲猴,把臉塗黑扮成黑人被稱作「Blackface」,在美國是種族歧視的行為。 | |
名偵探皮卡丘電影 | 人類主角被改成黑人 | ||
七龍珠 | 波波先生 | 皮膚由黑色改成藍色 | |
網飛動畫版惡魔城 | 出現各種上床畫面並加入女權、女同、黑人角色等元素,不過最「厲害」的是第三季中阿卡德被3P加肛肛好 | 雖然因優秀的畫面和打鬥以及劇情獲得好評,但是其中的各種改動讓原作粉評價兩極化(島上卻是一面倒負評) | |
Amazon版魔戒 | 謠言編劇想加入變性戀、變性角色也算了,劇組卻真的想加入床戲 | 結果粉絲大怒,紛紛罵劇組為了跟權遊風格而不尊重托爾金的信仰 | |
海綿寶寶 | 將海綿寶寶設為同性戀 | 但問題是網路上的相關腐創作早已行之有年,而且似乎更多人支持海綿寶寶X章魚哥 |
SJW:都是LGBTQ不要分那麼細 |
芝麻街 | 作者宣告Bert和Ernie「不只是朋友」 | 簡單來說就是「出櫃」 | |
戰地風雲五 | 女兵 | 除了在 |
為了討好完全非客群的SJW人士的結果自然是被尊重史實和認為女兵外觀不夠吸引人的玩家罵翻,也為EA |
要塞英雄/Fortnite | 警車 | 母公司Epic Games對於移除警車給出的理由是對BLM警察暴力的回應 | BLM事件中還發生三麗鷗設計的警察布丁狗被歐美SJW抗議,最後被日本網民回擊的事件 |
女神異聞錄5 | 龍司被兩名男大姊調戲,被認為是歧視LGBT | 《女神異聞錄5皇家版》發售歐美版前被修正或者直接取消龍司被搭訕的情節,包括夏天的海灘事件 | 其實日本作品對男大姊(オネエ)當玩笑來開已經不是一天兩天的事了,但對於西方的SJW眼中是歧視的表現 |
マギアレコード | 美版環 |
可能被視為兒童色情而修改畫面,影片 | 美版很不幸的在2020.08.28宣布停止營運 中國版的宣傳影片中也有同樣的修正 |
アリナ・グレイ的魔女化身 | 愛滋病毒造型的攻擊被改成冠狀病毒 | ||
歷史[2] | 族繁不及備載 | 傳世文獻充滿各種不可信或缺漏,以致有時必須仰賴出土文獻和出土文物,才能還原歷史的真相 | 任何紀錄事情的人多少都會有各種的成見,因此要同時參看各家說法,才能對事情有著較為中立、客觀的理解;但除此之外,在過去言論自由的觀念不發達的時代,統治者為了美化自己的統治、醜化對手,常常會修改各種報導和記載的內容,甚至刻意把一些人的事蹟給忽略不計[15],以致現在看到的歷史變得面目全非。[16] |
忍者龜IDW漫畫 | 第五隻女性烏龜成員,珍妮卡Jennika | 珍妮卡原先是人類,但因受重傷且一般治療方式都無效,所以眾人決定使用誘變劑(Ooze)這特殊外星綠色液體治療,治療途中遭地球防衛部門闖進也摧毀藥劑 多納泰羅情急之下讓體內血液殘有同樣效果的李奧納多輸血給珍妮卡,卻使其變異成女烏龜人。 |
很早以前與金剛戰士合作推的影集有出現女性烏龜成員-維納斯·米洛,當時原作者沒認同這概念,往後衍生漫畫無女性烏龜成員,直到IDW版為止,這IDW版由原作者擔當顧問與編劇,代表認同這概念 |
世紀帝國3決定版 | 美洲原住民相關議題以及殖民時代一詞 | 製作人宣稱蘇族是敵人對該原住民的稱呼,而火舞則帶有刻板印象,因此將蘇族、易洛魁兩改為拉科塔與豪丹諾蘇尼、火舞改成社區廣場[17],演進的第二個時代改為商業時代 | 但拉科塔也只是原住民的一個分支,當成統稱叫其他原住民情何以堪。而殖民行為則是世紀帝國3所有能使用的國家所經歷過的歷史事實,包括亞洲國家與印第安部落都有佔領他國土地實施殖民政策的行為,為了政治正確將其扭曲為歷史上幾乎無人提到的"商業"時代本身就是一種非歐洲國家沒有殖民他國領土的極左史觀。 |
惡靈古堡5 | 克里斯打受感染的黑人土著被認為是種族歧視 | 因此令劇本大改並加入了同為黑人的席娃 | |
棋魂(中國真人電視劇) | 劇情徹底整改,加入政治宣傳內容 | 改到某些台灣鄉民第一眼看到還以為台詞是P上去的(無誤) | |
聖火降魔錄 | 同性婚 | 自IF起便有男性和女性都有著和主角同性婚的支援會話與結局, 風花雪月雖然沒有全員都可以和主角同性婚, 但仍會有部分單位會和非主角同性有專屬END |
|
艾戴爾賈特 | 行為和價值觀 | 仔細審思起來其實就是近年來女權崛起的那套價值觀, 另外劇中有個同樣作為現狀破壞改革派的庫羅德作為對照組而顯得更為尷尬 | |
英谷莉特 | 因為其膚色和厭惡皮膚較黑的達斯卡人的背景設定而在歐美圈被特別厭惡 |
||
FEH的露琪娜神裝卡面 | 卡面年齡看起來過幼而導致引發戀童爭議 |
參見[編輯]
回應[編輯]
{{pcomment|page=討論:政治正確|number=|section=1}}
備註[編輯]
- ↑ 1.0 1.1 除此之外,一些本來為了保護弱勢群體而發明的新詞,隨著時間經過也會逐漸出現貶抑的意涵,甚至很快就會出現貶抑的意涵。一個例子就是跟智能不足有關的詞彙,很多跟智能不足有關的詞彙在開始時中性的醫學用語,但這些詞彙到了最後幾乎都沾染了負面和歧視的意涵,而成為一個具有冒犯性的詞彙。像例如英語的mentally retarded一開始的時候是相對中性的醫學詞彙,但到了現在retardation和相關的詞彙(如retard和作為形容詞的retarded等)也都變成了具有冒犯性意涵的詞彙,甚至英語俗語中還出現了諸如用以羞辱左膠的libtard之類源自retard的詞彙。中文當中也有類似的將和智能不足相關的詞彙變成罵人用語現象,甚至連「啟智班」的「啟智」一詞都被一些人拿來用作指稱一些看起來很笨的人事物的形容詞,有興趣的可以Google「很啟智」一詞。
- ↑ 2.0 2.1 嚴格來說,歷史並非虛構作品,統治者下令修改歷史或要求某些人必須按照某些方法講解歷史的做法也多半不是當代意義上過度保護弱勢族群而出現的那種「政治正確」;但因為本文提及中共政權底下的「政治正確」,所以在此順道提一下歷史研究和史書受到統治者好惡影響狀況。
- ↑ 西元1976年,有作家稱韓愈曾在潮州染風流病,結果被韓愈的39世孫給告誹謗,而且最後原告勝訴。雖然說中華民國的法律有法律漏洞,沒有規定死人死後幾年誹謗罪就不可能成立,以致韓愈的後代有機可乘;但我們可以認為,這判決之所以會成立,多少顯示韓愈在當時國民政府內部一些人心目中高大上的「儒家正人君子」的形象。詳情可點此見相關報導。
- ↑ 除了韓愈外,唐宋八大家當中至少那個形象剛正不阿、很正人君子的「醉翁」歐陽修,可能也一樣非常好色、風流成性;宋朝大文豪蘇軾也是一個相當風流、喜好尋花問柳、和妓女廝混的男人。可見好不好色,和正人君子沒有什麼關係,正人君子不好色的形象,可能其實是宋明理學的影響所致,而不是事實。
可見男人變態其實沒有錯。 - ↑ 唐宋八大家當中,王安石是真的比較不好色的,王安石不好色也不貪財,但王安石在政治改革上的失敗,以及疑似用人方面的問題,使得他成為一個爭議人物。
- ↑ 其實塗黑是因為承太郎還未成年(17歲)
- ↑ Marlboro(法拉利)、MILD SEVEN(雷諾)
- ↑ 例如中國大陸的法律不容許羞辱共產黨、泰國有冒犯君主罪
- ↑ 反之要是有對LGBT污辱或嘲諷的橋段就會被強制刪除
- ↑ 不過近年來連有些歐美的民主國家也都開始出現類似的狀況
- ↑ 南韓雖然是民主國家但不表示沒有極端的民族主義,像是公眾人物裡支持或接觸女權會遭抗議、在奧運比賽當眾欺凌其他國的選手
- ↑ 如《血界戰線》被改成《幻界戰線》,不識字,Pokemon簡體中文各種pokemon的名字諸如毒電嬰,偷兒狐等一律被修改。
- ↑ 無印動畫開始在日本播映時尚未輸出美國,等到談妥美國播放版權時原始設計的迷唇姐已在日本放映了好幾次
- ↑ 在二戰中除了蘇聯基於共產主義人人平等概念的自願役女兵外僅有各國反抗區的非正式部隊才有女性作戰人員,英國在人員物資都不致匱乏下不會有女兵,更遑論有裝備義肢還需上前線的可能
- ↑ 除憶詛咒在過去是非常常見的,甚至就連傳統上以春秋筆法把做壞事的人的名字寫出來供後世唾罵的中國,也有類似的例子,像例如春秋時代早期的周攜王以及東漢時期的
嘴砲孔融,都可以算是在當時很重要但被史書刻意忽略的例子。 - ↑ 就算到了現代,在言論自由受到強烈打壓的國家,這種現象還是一樣存在。像中共政權對中日十五年戰爭(教科書所謂的「八年抗戰」)中,國民黨做出的貢獻忽略不談。
- ↑ 此外遊戲中的單位與戰役內容也都有修改,礙於篇幅有限不一一贅述